手足口病预防针有必要打吗
手足口病预防针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灭活疫苗,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降低感染EV71型病毒致重症风险,6月龄-5岁儿童推荐接种,基础免疫2剂次间隔1个月,有基础疾病儿童无禁忌证也应接种,接种有禁忌情况,接种后要观察局部和全身反应、做好日常护理,6月龄-5岁儿童接种该预防针很有必要
一、手足口病预防针的种类及作用原理
手足口病预防针主要是肠道病毒71型(EV71)灭活疫苗。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重症和死亡的主要病原体。该疫苗通过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当人体接触EV71病毒时,体内已有的抗体能够快速识别并抵御病毒,从而降低感染EV71型病毒引发手足口病重症的风险。
二、接种手足口病预防针的必要性分析
1.降低重症风险:大量科学研究表明,接种EV71灭活疫苗后,儿童感染EV71型病毒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的保护效力可达70%-90%左右。例如,相关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疫苗接种率较高的地区,因EV71型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重症病例明显减少。对于儿童来说,手足口病重症可能会引发脑炎、肺炎、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接种疫苗能有效降低这种严重后果发生的概率。
2.适用人群及接种时机:该疫苗推荐6月龄-5岁儿童接种,基础免疫程序为2剂次,间隔1个月。6月龄是因为此时儿童从母体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具备一定基础来产生免疫应答,但又相对较脆弱,需要通过疫苗来加强保护;5岁后由于儿童可能已通过自然感染获得一定免疫力,且感染EV71型病毒导致重症的风险相对降低,所以一般不推荐5岁以上儿童接种。对于有基础疾病的儿童,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疾病的儿童,只要不存在疫苗接种禁忌证,也应接种疫苗,因为这类儿童感染手足口病后发展为重症的风险可能更高,接种疫苗能为他们提供额外的保护。
3.疫苗接种禁忌:患有急性疾病、严重慢性疾病、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和发热者应暂缓接种;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严禁接种。在接种前,家长应如实告知儿童的健康状况,包括是否有过敏史、近期是否患病等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可以接种。
三、接种后的注意事项
1.局部反应观察:接种后要在接种点观察30分钟左右,以便及时发现是否出现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接种部位可能会出现红肿、疼痛等局部反应,一般1-2天会自行缓解。如果局部反应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2.全身反应关注:少数儿童可能会出现低热等全身反应,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注意让儿童多休息、多饮水,一般1-2天可自行消退。但如果出现高热、持续哭闹、精神萎靡等严重全身反应,应及时带儿童就医。
3.日常护理:接种后要注意保持儿童接种部位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在饮食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同时,要让儿童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总之,对于6月龄-5岁的儿童来说,手足口病预防针是很有必要接种的,它能有效降低感染EV71型病毒导致手足口病重症的风险,家长应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在符合接种条件且无禁忌证时,及时带儿童接种疫苗,并在接种后做好相应的护理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