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跟附件炎的区别
盆腔炎与附件炎在定义范围、炎症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上均有区别,盆腔炎感染范围广,累及上生殖道多个部位,症状多样,诊断需综合多方面,治疗以抗生素为主且可能手术;附件炎范围局限于输卵管和卵巢,症状相对局限,诊断及治疗也有自身特点且需关注卵巢功能。
1.定义与范围
盆腔炎: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等。其感染范围较广,可累及多个上生殖道部位。
附件炎:指输卵管和卵巢的炎症,范围相对局限,主要涉及输卵管和卵巢这两个附件结构。
2.炎症部位
盆腔炎:炎症可累及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周围结缔组织等。例如子宫内膜发生炎症时,会出现子宫内膜充血、水肿等改变;输卵管炎严重时可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
附件炎:仅局限在输卵管和卵巢部位。输卵管发炎时,管壁会增厚、粘连;卵巢受炎症影响可能出现肿大、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情况。
3.临床表现
盆腔炎:症状相对多样,可出现下腹部疼痛,疼痛可呈持续性,活动或性交后加重;还可能伴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8℃以上;阴道分泌物增多,质地可能异常,如呈脓性;部分患者会出现月经紊乱,如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寒战、高热、头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对于有性生活的年轻女性及绝经后女性,由于生理结构特点,更易受到盆腔炎影响,性生活活跃期女性因宫颈处于开放状态等因素增加了感染风险。
附件炎:主要表现为下腹部一侧或双侧疼痛,疼痛程度相对盆腔炎可能稍轻,但也可呈隐痛、坠胀感等;一般发热症状相对盆腔炎较轻,体温多在38℃以下;阴道分泌物增多等症状也相对局限在附件相关区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月经异常,如月经量增多等,但相对盆腔炎来说症状表现更局限于附件相关部位。
4.诊断方法
盆腔炎:医生会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性生活史等;进行妇科检查,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附件区压痛等;还会结合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等;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异常情况。对于有高危性行为、多个性伴侣等生活方式的女性,在诊断盆腔炎时需格外谨慎排查。
附件炎:妇科检查时主要表现为附件区的压痛;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卵管增粗、卵巢周围有渗出等情况;实验室检查方面,血常规等指标异常相对盆腔炎可能不那么显著。对于有附件相关手术史、盆腔炎症史的女性,在诊断附件炎时要考虑既往病史对诊断的影响。
5.治疗原则
盆腔炎: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可选择口服或静脉输注抗生素,需要足量、足疗程用药。同时,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支持。对于有输卵管卵巢脓肿等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年轻女性由于生殖系统尚在发育等特点,在选择抗生素时需考虑对生殖功能的影响,尽量选择对生殖系统影响较小的药物。
附件炎:治疗也以抗生素治疗为主,一般采用口服抗生素的方式,病情较轻时可门诊治疗。如果形成脓肿等情况也可能需要手术。对于附件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关注卵巢功能,因为卵巢是女性重要的生殖内分泌器官,避免炎症对卵巢功能造成过度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