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吃什么药
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可通过对症治疗药物(如止咳的右美沙芬、促排痰的氨溴索)、抗感染药物(病毒感染考虑奥司他韦等,细菌感染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治疗,特殊人群(婴幼儿、过敏体质儿童)用药需注意,还有非药物干预措施(保持室内空气湿润、多饮水、饮食调整)辅助缓解症状。
一、对症治疗药物
1.止咳药物
右美沙芬:属于中枢性镇咳药,通过抑制延髓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有口服制剂等多种剂型,其镇咳效果明确,在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的对症治疗中常用,但需注意儿童使用时要根据年龄等情况合理选择合适规格的制剂。
氨溴索:不仅有一定的止咳作用,还能降低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它可以增加呼吸道黏膜浆液腺的分泌,减少黏液腺分泌,从而降低痰液黏度,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增加支气管纤毛运动,使痰液易于咳出。
二、抗感染药物
1.抗病毒药物
若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如流感病毒感染,在发病48小时内可考虑使用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能抑制流感病毒神经氨酸酶的活性,阻止新形成的病毒粒子从被感染细胞中释放,从而减少病毒的传播。但一般病毒感染多为自限性,对于普通病毒感染引起的轻度症状,不一定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需由医生根据具体病毒类型及病情判断。
2.抗菌药物
当明确有细菌感染时,如出现脓性痰液、白细胞升高等情况,可使用抗菌药物。常用的有青霉素类,如阿莫西林等;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克洛等。使用抗菌药物时需严格遵循药敏等情况,由医生合理选择,避免滥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婴幼儿
婴幼儿肝肾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在使用药物时需格外谨慎。例如使用止咳药物时,应选择儿童专用且经过严格临床试验验证安全的制剂,避免使用成分复杂或可能对婴幼儿肝肾功能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同时,由于婴幼儿咳嗽反射较弱,痰液不易排出,在进行对症处理时,除了药物治疗,还可通过拍背等物理方法辅助排痰,但要注意力度适中。
2.过敏体质儿童
对于有过敏体质的小儿,在选择药物时要详细询问过敏史。比如对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儿童,就不能使用阿莫西林等青霉素类抗菌药物,而需选择其他合适的抗菌药物替代。在使用任何新的药物前,都要密切观察是否有过敏反应的迹象,如皮疹、瘙痒、呼吸急促等。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保持室内空气湿润
适宜的空气湿度有助于缓解小儿咳嗽症状。可使用加湿器将室内空气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干燥的空气会刺激呼吸道黏膜,加重咳嗽,而合适的湿度能使呼吸道黏膜保持湿润,减轻咳嗽不适。
2.多饮水
让小儿适当多饮水,不仅可以补充身体因发热、呼吸加快等丢失的水分,还能稀释痰液,使痰液更容易咳出,从而缓解咳嗽症状。但要注意饮水的量和频率要适合儿童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避免一次性饮水过多引起呕吐等不适。
3.饮食调整
给予小儿清淡、易消化的饮食,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例如可多吃一些蔬菜水果,如梨具有润肺止咳的作用,适当食用对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咳嗽有一定的辅助缓解作用,但要注意根据小儿的年龄适当调整食用方式,如对于较小的婴儿可以将梨制成梨汁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