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炎症状
外耳炎是外耳道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炎症,症状多样,包括急性外耳炎疼痛明显(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加剧)、慢性外耳炎疼痛较轻;耳部瘙痒(炎症刺激神经致痒,过度搔抓可加重);急性外耳炎分泌物脓性或黏液脓性、慢性外耳炎分泌物黏液性或鳞状上皮样;炎症致外耳道肿胀、狭窄或分泌物堵塞可引起听力下降;检查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急性红肿明显、慢性相对较轻;部分患者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如急性坏死性外耳炎易发生于免疫力低人群且有高热等表现。
疼痛
急性外耳炎:通常会有较为明显的疼痛,尤其是在牵拉耳廓或按压耳屏时,疼痛可加剧。这是因为外耳道的神经分布较为丰富,炎症刺激会引发疼痛感觉。例如,急性细菌性外耳炎患者,炎症导致外耳道组织肿胀,刺激神经末梢,从而产生疼痛。不同年龄人群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达可能有所不同,儿童可能会表现出哭闹、烦躁不安等;成年患者则能较清晰地描述疼痛的程度和性质。
慢性外耳炎:疼痛相对较轻,多为隐痛或胀痛,症状可能时轻时重,与外耳道长期受炎症刺激,组织处于慢性炎症状态有关。
耳部瘙痒
外耳道炎症会刺激局部神经,引起瘙痒感。患者常常不自觉地搔抓外耳道,但过度搔抓可能会导致外耳道皮肤进一步损伤,加重炎症。在生活方式方面,若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如经常游泳、洗澡后外耳道未擦干等,容易诱发外耳炎并加重瘙痒症状。对于儿童来说,好奇心强,可能会更频繁地搔抓外耳道,需要家长多加留意并引导其避免过度搔抓。
外耳道分泌物增多
急性外耳炎:分泌物一般为脓性或黏液脓性。这是由于炎症导致外耳道黏膜充血、水肿,腺体分泌增加,同时有炎性细胞渗出。例如,急性化脓性外耳炎时,外耳道会有大量黄色脓性分泌物排出。不同年龄人群的分泌物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的外耳道相对狭窄,分泌物排出可能不如成年人顺畅,容易积聚。
慢性外耳炎:分泌物多为黏液性或鳞状上皮样。慢性炎症刺激下,外耳道黏膜的分泌功能和上皮代谢处于异常状态,导致分泌物性质改变。
听力下降
当外耳道炎症导致外耳道肿胀、狭窄或有分泌物堵塞时,会影响声音的传导,从而引起听力下降。如果是儿童患有外耳炎出现听力下降,可能会影响其语言发育和学习,因为儿童需要通过正常的听力来接收外界信息进行语言学习等活动。例如,外耳道内有较多耵聍样分泌物堵塞时,就会阻碍声音传入中耳,导致听力减退。
耳部红肿
检查时可见外耳道皮肤红肿,急性外耳炎时红肿较为明显,慢性外耳炎时红肿程度相对较轻,但也可见外耳道皮肤有不同程度的充血、增厚等表现。红肿是由于炎症引起的局部血管扩张、组织充血水肿所致。不同人群的耳部红肿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比如皮肤较白的人可能红肿看起来更明显,而皮肤较黑的人可能红肿表现相对不那么容易察觉。
其他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是急性严重感染时。例如,急性坏死性外耳炎多发生于糖尿病患者等免疫力较低的人群,除了耳部的明显症状外,还可能出现高热等全身感染表现。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免疫力下降,更容易受到细菌感染引发外耳炎,且感染可能更难以控制,需要特别关注其血糖情况以及耳部感染的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