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症状
急性糜烂性胃炎有常见临床症状,包括上腹部不适或疼痛、消化道出血、恶心呕吐及其他伴随症状,不同人群有不同症状特点,儿童患者症状隐匿不典型,老年患者症状不典型易被忽视且易与基础疾病相互影响,长期大量饮酒者和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者有相应特殊表现
一、常见临床症状
1.上腹部不适或疼痛:多数患者会出现上腹部隐痛、胀痛或烧灼样痛等,疼痛程度不一,可能与胃黏膜糜烂导致的局部刺激有关。一般来说,这种疼痛没有明显的规律性,部分患者在进食后可能会有加重或缓解的情况,但个体差异较大,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疼痛,多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异常行为;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不敏锐,症状相对不典型。
2.消化道出血:这是急性糜烂性胃炎较为重要的临床表现之一。可表现为呕血和(或)黑便。出血量较少时,可能仅表现为粪便隐血试验阳性;出血量较多时,呕血多为暗红色血液,黑便则呈柏油样。出血的发生与胃黏膜糜烂处血管受损有关,不同年龄、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出血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例如,长期饮酒者胃黏膜本身就处于相对脆弱状态,更容易出现出血情况;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即使出血量不大,也可能导致较为严重的出血后果。
3.恶心、呕吐:患者常伴有恶心感,随后可能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能含有少量血液。恶心、呕吐的发生与胃黏膜糜烂引起的胃功能紊乱有关,年龄较小的儿童由于胃肠道发育尚未完善,发生恶心、呕吐的频率可能相对较高,且更容易出现脱水等并发症;老年患者胃肠蠕动功能相对较弱,恶心、呕吐后恢复可能较慢。
4.其他伴随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伴有食欲不振、乏力等全身症状。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消化道出血等情况可能会诱发基础疾病的加重,如可能导致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症状加重等。
二、不同人群的症状特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糜烂性胃炎除了上述一般症状外,还可能表现得更为隐匿和不典型。由于儿童无法准确表达身体的不适,可能主要以哭闹、烦躁不安、拒食为突出表现,部分患儿可能出现呕吐频繁,进而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如出现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脱水表现。年龄越小的儿童,症状越不典型,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饮食、精神状态等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2.老年患者:老年急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够典型,上腹部疼痛的程度可能较轻,消化道出血的表现也可能不明显,容易被忽视。同时,老年患者多伴有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急性糜烂性胃炎可能会与这些基础疾病相互影响,加重病情。例如,消化道出血可能导致老年患者血糖波动较大,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而基础疾病的存在也可能影响对急性糜烂性胃炎的治疗和预后。
3.有特殊生活方式人群:长期大量饮酒者发生急性糜烂性胃炎时,消化道出血的风险相对较高,且症状可能相对更明显,因为酒精会直接损伤胃黏膜,加重胃黏膜的糜烂和出血倾向。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的人群,由于药物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更容易出现急性糜烂性胃炎相关症状,且可能在用药后短期内就出现症状,需要特别注意在服用此类药物期间观察自身胃肠道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