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如何治
急性胃扩张需进行一般处理、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手术治疗及病因治疗。一般处理要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紊乱需补液并纠正酸碱平衡;手术用于保守无效或有严重并发症时,包括确定指征和选择方式;病因治疗要针对原发病因妥善处理。不同年龄患者在各处理环节有不同需注意之处,如儿童患者胃管选择插入、补液速度,老年患者手术前全身状况评估等。
一、急性胃扩张的一般处理
1.禁食禁饮:患者一旦确诊急性胃扩张,应立即禁食禁饮,防止胃肠道内容物进一步增多,加重胃扩张的程度。这是因为持续的进食饮水会使胃不断接收新的内容物,导致胃持续扩张,影响胃的正常功能和恢复。
2.胃肠减压:通过放置胃管进行持续的胃肠减压是治疗急性胃扩张的重要措施。胃管可以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抽出,减轻胃的张力,改善胃壁血液循环,促进胃的蠕动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胃肠减压的操作需要根据其身体特点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儿童患者的胃管选择和插入深度等需要特别谨慎,以避免对胃肠道造成损伤。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1.补液:由于急性胃扩张患者大量的液体和电解质丢失,需要及时补充。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电解质紊乱情况和酸碱平衡状态来制定补液方案。一般会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以纠正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对于存在低血钾等情况的患者,需要适当补充钾离子,但要严格遵循补液的原则和患者的具体状况,不同年龄的患者对补液量和补液速度的耐受不同,例如儿童患者的补液速度需要更缓慢,避免引起心肺负担过重。
2.纠正酸碱平衡:急性胃扩张可能导致酸碱平衡紊乱,如代谢性碱中毒等。需要根据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来调整酸碱平衡,补充相应的碱性或酸性物质进行纠正。对于有基础疾病或特殊病史的患者,如糖尿病患者出现急性胃扩张时,在补液和纠正酸碱平衡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血糖的监测和调整,避免因补液等操作引起血糖的大幅波动。
三、手术治疗
1.手术指征:如果患者经过保守治疗无效,或者出现胃壁坏死、穿孔等严重并发症时,需要考虑手术治疗。例如,长时间胃肠减压效果不佳,胃扩张仍持续加重,或者出现腹膜炎体征等情况时,手术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手术的风险和预后也有所不同,儿童患者身体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要更加谨慎评估手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手术方式:手术方式包括胃切开减压术等,通过手术解除胃的扩张状态,修复可能存在的胃壁损伤等情况。手术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等原则,确保手术安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手术前需要全面评估其心肺功能等全身状况,以降低手术风险。
四、病因治疗
1.针对原发病因处理:积极寻找引起急性胃扩张的原发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例如,如果是因腹部手术、创伤等引起的,需要对手术相关情况进行妥善处理,控制创伤因素等;如果是因某些疾病(如幽门梗阻等)导致的,需要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以从根本上解决急性胃扩张的诱因。不同病因引起的急性胃扩张,治疗原发病的方式和重点不同,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等因素对原发病治疗的影响,如儿童患者原发病的治疗需要充分考虑其生长发育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