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霉菌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发病与阴道菌群失调、局部环境改变等有关,有外阴瘙痒、分泌物增多等临床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诊断,治疗需消除诱因、局部或全身用药,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儿童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霉菌性阴道炎的定义
霉菌性阴道炎又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常见外阴阴道炎症。假丝酵母菌属于机会致病菌,通常在阴道内菌群失调等情况下大量繁殖引发炎症。
二、发病原因
1.阴道菌群失调:正常阴道内有多种微生物平衡共存,当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接受大量雌激素治疗等情况时,会打破阴道内的菌群平衡,导致假丝酵母菌大量繁殖,从而引发霉菌性阴道炎。例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会抑制其他细菌生长,使得假丝酵母菌相对优势增长。
2.局部环境改变:阴道局部的pH值改变、局部免疫力下降等也易诱发该病。比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阴道内糖原含量增高,pH值改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生长繁殖。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外阴瘙痒:瘙痒症状轻重不一,常较为剧烈,患者多难以忍受,严重时可影响睡眠和日常生活。
阴道分泌物增多:分泌物通常呈白色稠厚,呈凝乳状或豆腐渣样。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外阴部灼热痛、性交痛以及排尿痛等。
2.体征:检查可见外阴红斑、水肿,常伴有抓痕,严重者可见皮肤皲裂、表皮脱落;阴道黏膜红肿,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上附有白色块状物,擦除后露出红肿黏膜面,急性期还可能见到糜烂及浅表溃疡。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通过肉眼观察外阴、阴道的症状表现来初步判断。
2.实验室检查
阴道分泌物湿片检查:在显微镜下可找到假丝酵母菌的芽生孢子或假菌丝,这是常用的简便诊断方法。
阴道分泌物培养:对于症状不典型或多次复发的患者,可进行分泌物培养,以明确病原菌,同时还可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五、治疗相关
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积极治疗糖尿病;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等药物;勤换内裤,用过的内裤、盆及毛巾均应用开水烫洗等。
2.局部用药:可选用唑类抗真菌药物局部放置,如克霉唑制剂、咪康唑制剂等,通过局部用药可直接作用于阴道局部,抑制假丝酵母菌生长。
3.全身用药: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如氟康唑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由于体内激素变化等原因,更容易发生霉菌性阴道炎。治疗时需兼顾胎儿安全,多选用局部用药,如克霉唑制剂等,尽量避免全身用药,以减少对胎儿的潜在影响。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勤换内裤。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本身血糖控制不佳时易反复发生霉菌性阴道炎。这类患者除了按照霉菌性阴道炎的常规治疗外,更要严格控制血糖,通过饮食、运动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从根本上减少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风险。
3.儿童:儿童患霉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发生需特别注意。儿童霉菌性阴道炎多与卫生习惯不良等有关,治疗时要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且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同时要注意教育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外阴清洁,避免交叉感染等情况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