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肿瘤常见症状包括腹痛(隐痛、胀痛多因肿瘤致肠腔梗阻等,绞痛多因急性肠梗阻或肠套叠)、肠道出血(少量出血可能仅潜血阳性,大量出血有鲜血便或黑便,长期少量出血可致贫血)、肠梗阻(分急性和慢性,症状不同,儿童病情进展快、老人恢复慢且易出现并发症)、腹部肿块(良性质地软、活动度好,恶性质地硬、活动度差,儿童和老人较难发现)以及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其他症状,特殊人群中儿童需家长密切观察及时就医,老人症状不典型要定期体检,女性生理期注意鉴别,有肠道疾病病史者出现症状要警惕并及时检查。
一、腹痛
腹痛是小肠肿瘤常见症状之一。疼痛程度和性质不一,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隐痛和胀痛通常是由于肿瘤生长导致肠腔梗阻、肠壁受到牵拉或局部炎症刺激引起,这种疼痛可能较为持续,程度相对较轻,但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不适。绞痛则多因肿瘤引起的急性肠梗阻或肠套叠所致,疼痛较为剧烈,呈阵发性发作。儿童对腹痛的表述可能不准确,家长需密切观察其哭闹、拒食等表现。老年人可能对疼痛不敏感,腹痛症状可能不典型,容易延误诊断。
二、肠道出血
表现为便血或黑便。少量出血时,可能仅表现为大便潜血试验阳性,不易被察觉。大量出血时,可出现鲜血便或黑便。长期少量出血可导致患者贫血,出现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不同年龄段对贫血的耐受程度不同,儿童贫血可能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贫血则可能加重原有心血管疾病。肠道出血的原因可能是肿瘤表面破溃、糜烂,侵犯周围血管。
三、肠梗阻
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肠梗阻。急性肠梗阻起病急,患者会突然出现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慢性肠梗阻症状相对较轻,可能表现为反复的腹部胀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交替等。肿瘤阻塞肠腔、肠壁增厚或肠套叠等都可能引起肠梗阻。儿童的肠道相对较细,发生肠梗阻后病情进展可能较快。老年人肠道功能较差,肠梗阻恢复可能较慢,且容易出现并发症。
四、腹部肿块
部分患者可在腹部摸到肿块,肿块的质地、大小、活动度等因肿瘤的性质而异。良性肿瘤的肿块通常质地较软,活动度较好;恶性肿瘤的肿块质地较硬,活动度较差,且可能与周围组织粘连。腹部肿块的发现可能与肿瘤的大小、位置有关,位置较表浅或肿瘤较大时更容易摸到。儿童腹部肿块可能较难发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老年人腹部脂肪较多,也可能影响肿块的触摸。
五、其他症状
患者还可能出现食欲不振、体重减轻、恶心、呕吐等症状。食欲不振和体重减轻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导致。恶心、呕吐可能是由于肠梗阻或肿瘤刺激胃肠道引起。这些症状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患者中都可能出现,但老年人和儿童由于身体机能较弱,对这些症状的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等并发症。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儿童出现上述症状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饮食和排便情况,及时带孩子就医。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诊断可能相对困难,需要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老年人由于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症状可能不典型,家人要关注老人的身体变化,定期带老人进行体检。女性患者在生理期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小肠肿瘤的腹部不适症状,需要注意鉴别。有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如炎症性肠病、肠息肉等,出现上述症状时更要警惕小肠肿瘤的发生,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