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表现
溃疡性结肠炎有消化系统表现、全身表现和肠外表现。消化系统表现包括腹泻(多为黏液脓血便,频率个体差异大)、腹痛(轻至中度痉挛性疼痛,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缓解规律)、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有发热(低至中度,少数高热)、消瘦、贫血(因长期腹泻、食欲不振致营养吸收不良,肠道失血等致贫血);肠外表现有关节症状(外周关节炎,大关节受累)、皮肤表现(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眼部表现(葡萄膜炎、巩膜炎等)
一、消化系统表现
1.腹泻:是溃疡性结肠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粪便多为黏液脓血便,这是由于炎症导致肠道黏膜糜烂、溃疡,使黏液分泌增加、红细胞和白细胞渗出所致。腹泻的频率和粪便性状个体差异较大,轻者每日排便2-4次,重者可多达每日10余次。例如,相关研究表明,约80%-90%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会出现腹泻症状,且粪便中的脓血成分反映了肠道炎症的严重程度,脓血越多通常提示炎症越明显。年龄方面,儿童患者腹泻可能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密切关注液体和营养的补充;对于老年患者,长期腹泻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等问题。
2.腹痛:多为轻至中度的痉挛性疼痛,部位多在左下腹或下腹,有疼痛-便意-缓解的规律,即排便前疼痛加剧,排便后疼痛缓解。这是因为肠道蠕动增强或痉挛引起,炎症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导致疼痛感觉。不同年龄患者对腹痛的感知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老年患者可能对疼痛的感知相对不敏感,但仍需重视。
3.其他消化系统症状:可能出现腹胀、食欲不振等,严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腹胀是由于肠道炎症导致蠕动功能紊乱,食物消化吸收不良引起;食欲不振与疾病带来的不适、肠道功能异常影响营养物质的正常摄取有关。
二、全身表现
1.发热:一般为低至中度发热,少数患者可出现高热。发热是机体对炎症的全身性反应,当肠道炎症较严重时,体内炎症介质释放增多,可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儿童患者发热可能影响其新陈代谢和器官功能,需要及时监测体温并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老年患者发热可能提示炎症处于较为活跃的状态,需要综合评估病情。
2.消瘦、贫血:由于长期腹泻、食欲不振,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患者可出现消瘦。同时,肠道慢性失血(粪便中的脓血便含有红细胞,长期丢失可导致贫血)以及炎症引起的造血抑制等因素可导致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等。儿童长期消瘦和贫血会影响生长发育和智力发育;老年患者消瘦和贫血会进一步降低机体抵抗力,加重病情的发展。
三、肠外表现
1.关节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外周关节炎,以大关节受累为主,如膝关节、踝关节等,表现为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其发病机制可能与肠道炎症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有关,肠道炎症产生的某些抗原物质引发了关节的免疫炎症反应。不同年龄患者关节症状的表现和影响不同,儿童患者关节受累可能影响其运动功能发育;老年患者关节症状可能加重其行动不便,影响生活质量。
2.皮肤表现:可有结节性红斑、坏疽性脓皮病等。结节性红斑表现为下肢伸侧的红色结节,疼痛明显;坏疽性脓皮病则表现为皮肤的溃疡性病变。这些皮肤表现也是肠道炎症的肠外免疫反应的一部分。
3.眼部表现:如葡萄膜炎、巩膜炎等,可出现眼痛、畏光、视力下降等症状,同样与自身免疫相关的炎症反应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