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胃扩张的治疗
急性胃扩张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补液、监测指标)、病因治疗(针对原发病治疗),且儿童和老年患者有特殊注意事项,如儿童操作要轻柔精准、关注心理,老年患者需考虑基础疾病影响并监测生命体征等。
一、一般治疗
1.禁食禁饮:一旦确诊急性胃扩张,应立即让患者禁食、禁饮,防止胃内容物进一步增多,加重胃扩张情况。这是因为持续的食物和液体摄入会使胃持续膨胀,不利于胃的恢复。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都需要严格执行禁食禁饮,婴幼儿由于自身生理特点,更需严格遵循,避免因进食导致病情恶化。
2.胃肠减压:通过插入胃管进行持续有效的胃肠减压,将胃内的气体和液体吸出,减轻胃的张力,改善胃壁血液循环。对于成年患者和儿童患者都适用,但操作时需注意根据患者年龄、体重等调整胃管的插入深度和操作力度,以确保安全有效减压。例如儿童患者,胃管插入深度要精准把握,避免损伤消化道黏膜。
二、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
1.补液:根据患者的失水程度、电解质丢失情况和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进行补液。一般需要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等,同时补充钾、钠、氯等电解质以及纠正酸碱失衡。对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要快速补充丢失的液体量,以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在补液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指标,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补液方案。不同年龄患者对补液量和补液成分的需求有所不同,比如婴幼儿由于体液分布特点,补液时更要精确计算,防止补液过多或过少导致不良后果。
2.监测指标:定期监测血钾、血钠、血钙、血氯、血气分析等指标,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监测这些指标,可以准确了解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状态,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例如监测血气分析可以明确患者是否存在酸中毒或碱中毒及其严重程度,进而调整补液中的酸碱纠正药物或方案。
三、病因治疗
1.针对原发病治疗:如果急性胃扩张是由某些原发病引起的,如幽门梗阻、十二指肠壅积症等,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对于幽门梗阻患者,可能需要通过手术等方法解除梗阻;对于十二指肠壅积症患者,可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调整饮食、解除压迫因素等。不同原发病的治疗方法各异,需要根据具体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在治疗原发病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比如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时,治疗原发病要更加谨慎,避免加重其他基础疾病。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儿童急性胃扩张在治疗时需特别注意。由于儿童的消化系统和生理调节功能尚未完全成熟,在禁食禁饮、胃肠减压等操作时要更加轻柔、精准。同时,在补液过程中要严格控制补液速度和补液量,密切观察儿童的反应,如是否出现腹胀加重、呕吐等情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另外,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给予适当的安抚,减轻其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恐惧。
2.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急性胃扩张时要充分考虑其基础疾病的影响。例如老年患者可能有心血管疾病,在补液时要注意补液速度和补液量,防止加重心脏负担;同时,老年患者的胃肠功能较弱,胃肠减压操作要更加小心,避免损伤胃肠黏膜。在治疗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各脏器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