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癌与浸润癌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原位癌是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的最早期癌,病理上上皮层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但基底膜完整,生物学行为生长缓慢、一般不转移,治疗简单、预后好;浸润癌是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的癌,病理上可见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生物学行为具侵袭性和转移性,治疗复杂,预后相对原位癌差,治疗需综合多种手段且不同患者因年龄、性别等因素有差异,生活方式对浸润癌患者有一定影响,有病史者需评估治疗可行性和风险
一、定义方面
1.原位癌:是指癌细胞仅局限于上皮层内,未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的癌。它是最早期的癌,病变处于黏膜上皮层内或皮肤表皮层内,像子宫颈、皮肤、胃、乳腺等部位都可能发生原位癌。例如子宫颈原位癌,癌细胞局限于宫颈上皮内,未穿透基底膜。
2.浸润癌:是指癌细胞已突破基底膜,向间质浸润生长的癌。它相较于原位癌更为进展,会侵犯周围的组织和器官,有发生转移的潜在可能。比如乳腺癌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时,癌细胞突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向间质浸润。
二、病理形态方面
1.原位癌:在显微镜下观察,上皮层结构紊乱,细胞异型性明显,但癌细胞局限于上皮内,基底膜完整。以皮肤原位癌为例,表皮内有异常增生的细胞,细胞大小、形态不一,核分裂象增多,但基底膜保持完整,没有向真皮层浸润的现象。
2.浸润癌:显微镜下可见癌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间质,形成不规则的癌细胞巢或条索,间质中有纤维组织反应和炎症细胞浸润等。例如肺癌的浸润性癌,癌细胞突破支气管黏膜的基底膜,向肺间质浸润生长,形成癌组织与正常肺组织分界不清的情况。
三、生物学行为方面
1.原位癌:一般生长较为缓慢,通常不会发生转移。因为原位癌的癌细胞局限在上皮层内,没有突破基底膜进入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所以转移的风险较低。不过如果不及时处理,部分原位癌可能会进展为浸润癌。
2.浸润癌:具有侵袭性和转移性,由于癌细胞已经突破基底膜,能够通过淋巴系统、血液循环等途径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例如乳腺癌的浸润癌,可能会转移至腋窝淋巴结、肺部、骨骼等部位,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
四、治疗及预后方面
1.原位癌:治疗相对简单,通常可通过局部切除等方法进行治疗,如子宫颈原位癌可采用宫颈锥切术等,术后复发率相对较低,预后较好。一般来说,经过规范治疗后,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期基本不受严重影响,因为原位癌尚未发生浸润和转移,及时处理可阻断其向更严重阶段发展。
2.浸润癌:治疗较为复杂,往往需要综合手术、化疗、放疗等多种手段。由于已经发生浸润和转移,预后相对原位癌要差一些,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存质量会受到较大影响。例如肺癌的浸润癌,即使经过手术等综合治疗,仍有较高的复发和转移风险,五年生存率等预后指标相对原位癌低很多。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在治疗和预后上也有一定差异。比如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较差,可能对手术等治疗的耐受性不如年轻患者;女性和男性在某些癌症的发生率和治疗反应上可能存在一定不同,但总体治疗原则还是基于癌症本身的浸润情况等进行个体化综合治疗。在生活方式方面,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和预后,但对于已经发生浸润癌的患者,主要还是依靠正规的医疗治疗手段。有病史的患者则需要根据既往病史评估当前癌症治疗的可行性和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