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双耳急性乳突炎
双耳急性乳突炎是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累及双耳的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病因包括感染因素和机体抵抗力因素,临床表现有耳部症状(双耳耳痛、听力下降、耳漏)和全身症状(发热、全身不适),诊断靠耳部检查(耳镜、乳突CT)和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治疗有抗生素、局部、手术治疗,多数及时恰当治疗可治愈,不及时治疗会有并发症致预后差,儿童及有基础疾病者预后需关注
一、定义
双耳急性乳突炎是乳突气房黏膜及骨质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由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展而来,累及双耳。
二、病因
1.感染因素
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细菌。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时,细菌感染蔓延至乳突部,如中耳炎治疗不及时、不恰当,病原体可经咽鼓管、外耳道或血液循环等途径侵犯乳突气房。儿童由于咽鼓管短、宽、直,鼻咽部感染更易通过咽鼓管波及乳突,且儿童乳突气房发育不完全,但骨质较软,感染易扩散,所以儿童患双耳急性乳突炎的风险相对较高。
2.机体抵抗力因素
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如患有糖尿病、营养不良等疾病时,更容易遭受细菌侵袭引发双耳急性乳突炎。例如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功能受影响,对细菌的清除能力减弱,耳部感染后易发展为双耳急性乳突炎。
三、临床表现
1.耳部症状
双耳耳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情加重时,可出现双耳耳部持续剧烈疼痛,且疼痛难以缓解,儿童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等。
双耳听力下降:炎症累及耳部结构,影响声音的传导,导致双耳听力不同程度下降。
双耳耳漏:外耳道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初期可能为黏液脓性,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脓性。
2.全身症状
发热:多为高热,体温可达到39℃-40℃以上,儿童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发热可能更为明显且波动较大。例如儿童患双耳急性乳突炎时,可能突发高热,伴有寒战等表现。
全身不适:患者可出现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不适症状。
四、诊断
1.耳部检查
耳镜检查:可见双耳鼓膜充血、肿胀,穿孔后可见脓液搏动,乳突区皮肤可有红肿等表现。
乳突CT检查:可清晰显示双耳乳突气房黏膜增厚、气房内密度增高、可见液平面等改变,有助于明确乳突炎症的范围和程度。
2.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提示有细菌感染存在。
五、治疗
1.抗生素治疗
根据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2.局部治疗
耳部清洁:及时清理双耳外耳道的脓性分泌物,保持外耳道清洁,利于炎症恢复。
鼓膜切开引流:若双耳鼓膜穿孔小、引流不畅时,可考虑行鼓膜切开引流术,促进脓液排出,缓解耳部症状。
3.手术治疗
乳突切开术:若双耳乳突炎症严重,经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考虑行乳突切开术,清除乳突内的化脓性病变组织。
六、预后
多数患者经及时、恰当的治疗后,双耳急性乳突炎可治愈,耳部症状消失,听力恢复。但如果治疗不及时,可能会引发颅内、外并发症,如脑膜炎、脑脓肿、迷路炎等严重并发症,预后较差。儿童由于机体恢复能力相对较强,但也需密切关注病情变化,因为儿童并发症发生风险相对较高,如出现并发症则会影响预后,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等不良后果。对于患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需在控制基础疾病的基础上治疗双耳急性乳突炎,否则基础疾病可能影响炎症的控制和预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