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得了哮喘
宝宝哮喘有反复发作性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需进行肺功能、过敏原、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家族史及发病环境因素影响发病风险,需与毛细支气管炎、支气管异物、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等疾病鉴别。
一、症状表现
1.反复发作性咳嗽:多为刺激性干咳,夜间及清晨较为明显,运动、接触过敏原等情况可能会诱发或加重咳嗽。例如,有研究显示约60%-90%的哮喘儿童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尤其是在夜间和清晨发作或加重。
2.喘息:呼吸时可听到明显的喘鸣声,这是由于气道痉挛、狭窄导致气流通过不畅引起。喘息症状可自行缓解或经治疗后缓解。
3.气促:呼吸频率加快,孩子可能会感觉呼吸费力,表现为胸廓起伏明显等。不同年龄段宝宝气促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可能会出现鼻翼扇动等情况。
二、相关检查
1.肺功能检查:对于年龄较大(通常5岁以上)能够配合的宝宝,可进行肺功能检查中的通气功能检测等。通过检测宝宝呼气流量等指标来判断气道是否存在阻塞及阻塞的程度。例如,支气管舒张试验可用于评估气道的可逆性,若试验结果为阳性,提示气道存在可逆性痉挛,有助于哮喘的诊断。
2.过敏原检测:可以通过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方法明确宝宝是否存在过敏原。常见的过敏原包括尘螨、花粉、宠物毛发、霉菌等。如果宝宝明确对某些过敏原过敏,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相关过敏原后更容易诱发哮喘发作。比如,有尘螨过敏史的宝宝,在尘螨较多的环境中生活时,哮喘发作的风险会增加。
3.胸部X线或CT检查:一般情况下,哮喘宝宝胸部X线检查可能无明显异常,或者仅表现为肺纹理增粗等非特异性改变。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怀疑有并发症时,可能会进行胸部CT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肺部情况。
三、家族史及发病环境因素
1.家族史:如果宝宝的直系亲属(父母、兄弟姐妹等)有哮喘病史,那么宝宝患哮喘的风险会相对增高。因为哮喘具有一定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哮喘的发病中占有重要比例,大约有60%-80%的哮喘患者有家族过敏史或哮喘病史。
2.发病环境因素:生活环境中的一些因素也与宝宝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比如,长期处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环境中,空气中的有害颗粒、气体等可能刺激宝宝的气道,诱发哮喘;居住环境潮湿、卫生条件差容易滋生尘螨等过敏原,也会增加宝宝患哮喘的几率;接触烟草烟雾(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也会对宝宝的气道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哮喘发病风险。
四、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1.毛细支气管炎:多见于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婴儿,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引起。临床也可出现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毛细支气管炎有其自身特点,如发病较急,除喘息外常伴有明显的咳嗽、发热等,病情相对哮喘来说可能有一定的自限性,且肺部听诊除了喘息音外,还可闻及细湿啰音等,通过病原学检查等可与哮喘鉴别。
2.支气管异物:有明确的异物吸入史,宝宝会突然出现剧烈呛咳,随后可出现喘息、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X线或CT等检查可发现异物的位置等情况,与哮喘可通过病史及相关检查进行鉴别。
3.胃食管反流性咳嗽:由于胃内容物反流刺激食管近端及咽喉部,可引起咳嗽,部分患儿也可伴有喘息等症状。但胃食管反流性咳嗽有其典型的表现,如常在进食后不久出现咳嗽,平卧时症状可能加重等,通过24小时食管pH监测等检查可与哮喘鉴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