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炎分为单纯性和肥厚性等,与局部、全身及职业环境因素相关,症状有鼻塞、流涕等;过敏性鼻炎由IgE介导,与过敏体质及接触过敏原有关,有特定症状;诊断分别通过病史询问、鼻内镜等及过敏原检测等;治疗慢性鼻炎分类型采取局部用药等,过敏性鼻炎需避免过敏原、药物或免疫治疗,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需考虑相应因素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慢性鼻炎:是鼻腔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分为慢性单纯性鼻炎和慢性肥厚性鼻炎等。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多与局部因素(如急性鼻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慢性炎症等)、全身因素(如贫血、糖尿病等)及职业和环境因素(长期吸入粉尘等)有关,主要是鼻腔黏膜及黏膜下组织的炎症持续存在,导致黏膜肿胀、增生等病理改变。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男性和女性在发病率上无绝对明显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可能增加患病风险,有鼻腔鼻窦疾病病史者更易患慢性鼻炎。
2.过敏性鼻炎: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其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过敏原产生异常免疫反应,导致鼻黏膜出现炎症反应,涉及Th1和Th2细胞失衡等免疫机制。好发于有过敏体质的人群,过敏体质具有一定遗传倾向,性别差异不显著,生活中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是常见诱因,有过敏家族史者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二、症状表现
1.慢性鼻炎:慢性单纯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间歇性、交替性鼻塞,鼻涕一般为黏液性,可伴有轻度嗅觉减退等;慢性肥厚性鼻炎鼻塞多为持续性,鼻涕呈黏液性或黏脓性,不易擤出,嗅觉减退较明显,还可能伴有头痛、头晕等症状。不同年龄患者症状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鼻塞影响呼吸、睡眠不安等;成年患者症状相对典型,但也受全身健康状况等影响。
2.过敏性鼻炎:主要症状为阵发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和鼻痒,症状具有季节性(接触花粉等过敏原时发作)或常年性(接触尘螨等过敏原时发作)特点,部分患者可伴有眼痒、流泪等眼部症状。不同年龄患者中,儿童可能因鼻塞出现张口呼吸、打鼾等表现,且可能影响面部发育等;成年患者症状相对更典型,但同样受过敏原暴露情况等影响。
三、诊断方法
1.慢性鼻炎:通过详细询问病史,了解鼻塞等症状的发生、发展过程,然后进行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慢性炎症表现,如黏膜肿胀、增生等,必要时可进行鼻窦CT检查,了解鼻窦情况以排除鼻窦病变等。不同年龄患者检查时配合程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适当安抚配合检查。
2.过敏性鼻炎:除询问病史外,可进行过敏原检测,包括皮肤点刺试验、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等,以明确过敏原;鼻内镜检查可见鼻黏膜苍白、水肿等表现。不同年龄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可能受自身免疫状态等影响,儿童进行过敏原检测时需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四、治疗原则
1.慢性鼻炎:治疗需根据不同类型采取相应措施,慢性单纯性鼻炎可采用鼻腔局部用药(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鼻腔冲洗等方法;慢性肥厚性鼻炎可考虑手术治疗等。不同年龄患者治疗选择需考虑其生长发育等因素,儿童慢性鼻炎一般优先选择保守治疗。
2.过敏性鼻炎:首先是避免接触过敏原,其次可进行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也可考虑免疫治疗等。不同年龄患者药物选择需注意药物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儿童过敏性鼻炎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选择适合儿童的剂型和剂量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