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底静脉曲张的危害有哪些
胃底静脉曲张主要有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其破裂出血死亡率高且再出血风险高,老年、长期饮酒过度劳累及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史者风险更甚;会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儿童、女性特殊时期及生活方式不良者受影响更重;易诱发肝性脑病,老年、儿童及有既往肝性脑病病史者风险更高;还会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幼儿、女性特殊时期及有基础疾病者风险更高。
一、上消化道大出血风险
胃底静脉曲张是门静脉高压的常见并发症,其最主要的危害是容易引发上消化道大出血。门静脉高压时,胃底静脉回流受阻,血管压力显著升高,当曲张的静脉破裂时,会导致大量血液迅速涌出。研究表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死亡率较高,首次出血的死亡率可达20%-30%,且再次出血的风险也很高。在年龄方面,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对出血的耐受能力更差,发生大出血时病情往往进展更迅速;从生活方式来看,长期饮酒、过度劳累等会加重肝脏负担,进一步升高门静脉压力,增加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风险;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病史的患者,本身肝脏功能已受损,门静脉高压情况更为严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可能性及危害程度都明显增加。
二、肝功能进一步恶化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会导致肝脏的血液灌注进一步减少,加重肝脏缺血缺氧状态,从而促使肝功能进一步恶化。例如,出血引起的低血容量会使肝脏的血流供应不足,影响肝细胞的正常代谢和功能。在年龄较小的儿童患者中,本身肝脏发育尚未完全成熟,肝功能储备能力差,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其肝功能的损害更为严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导致肝脏功能长期处于不良状态;女性患者在妊娠等特殊生理时期,身体代谢负担加重,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肝功能的影响可能会更为显著,因为妊娠会进一步增加肝脏的负担,加重门静脉高压的情况;有长期熬夜、不健康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肝功能恶化的速度可能会比生活方式健康的患者更快,因为其自身肝脏的基础状况相对较差。
三、诱发肝性脑病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肠道内会有大量血液积聚,血液中的蛋白质被肠道细菌分解产生大量氨等毒性物质。这些毒性物质会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诱发肝性脑病。肝性脑病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行为异常等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对于老年患者,本身神经系统的代偿能力较弱,发生肝性脑病后病情往往更为严重,恢复难度更大;儿童患者由于神经系统处于发育阶段,肝性脑病对其神经系统的损伤可能会影响其智力发育等长远问题;有既往肝性脑病病史的患者,再次发生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时,诱发肝性脑病的风险更高,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和预防。
四、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增加
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引起的大量失血会导致全身多个器官灌注不足,进而增加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例如,肾脏灌注不足可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肺部灌注不足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受损等。在不同年龄人群中,幼儿的各器官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对缺血缺氧的耐受能力更差,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可能性更高;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身体的代偿能力相对有限,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有基础心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等病史的患者,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风险明显高于没有基础疾病的患者,因为其本身器官功能储备就较差,更容易在失血的打击下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