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咽癌的早期症状和治疗
鼻咽癌早期有鼻部、耳部、颈部淋巴结、脑神经等症状,晚期可远处转移;治疗包括放疗(首选,各期适用,中晚期常联合化疗)、化疗(分诱导、同期、辅助)、手术(特定情况);不同人群中,儿童临床表现不典型、老年需评估基础病、男性发病率略高、长期吸烟饮酒者风险高、有家族史等为高危人群,治疗中需关注不同人群特点及相关问题。
一、鼻咽癌的早期症状
1.鼻部症状:早期可出现回吸涕中带血或擤鼻涕中带血,时有时无,多不引起重视,瘤体增大可阻塞后鼻孔,引起鼻塞,开始为单侧,后可为双侧。
2.耳部症状:肿瘤发生于咽隐窝者,早期可压迫或阻塞咽鼓管咽口,引起该侧耳鸣、耳闭及听力下降,可伴有同侧分泌性中耳炎。
3.颈部淋巴结肿大:不少患者因颈部淋巴结肿大首诊,颈部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增大,质硬,活动度差,开始为单侧,继而发展为双侧。
4.脑神经症状:肿瘤经破裂孔侵入颅内,常先侵犯第Ⅴ、Ⅵ脑神经,继而累及第Ⅳ、Ⅲ、Ⅱ脑神经,引起偏头痛、面部麻木、复视、上睑下垂、视力下降等脑神经受累症状;瘤体侵犯咽旁间隙尚可发生Ⅲ、Ⅸ、Ⅹ、Ⅺ脑神经受损症状,表现为软腭麻痹、吞咽困难、声嘶、伸舌偏斜等。
5.远处转移症状:晚期可出现远处转移,常见转移部位有骨、肺、肝等,可出现相应部位的症状,如骨转移可出现局部疼痛、病理性骨折等;肺转移可出现咳嗽、咯血、胸痛等;肝转移可出现肝区疼痛、黄疸、腹水等。
二、鼻咽癌的治疗
1.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各期鼻咽癌。放射治疗可采用外照射和(或)内照射,能有效地控制肿瘤生长和转移。早期鼻咽癌通过单纯放射治疗有可能达到根治效果,中晚期鼻咽癌则需要放疗联合化疗等综合治疗。
2.化学治疗:
诱导化疗:多用于局部晚期鼻咽癌,可在放疗前使用,使肿瘤体积缩小,提高放疗敏感性,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顺铂、5-氟尿嘧啶、紫杉醇等联合方案。
同期放化疗:在放疗期间同步使用化疗药物,增强放疗的疗效,常用药物如顺铂等。
辅助化疗:对于放疗后有残存肿瘤或复发高危因素的患者,可考虑辅助化疗,进一步杀灭残存肿瘤细胞。
3.手术治疗: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放疗后局部复发或残留的病灶,且病变局限者。
有颈部孤立性转移淋巴结,放疗不消退者。手术方式包括鼻咽癌原发灶切除术和颈部淋巴结清扫术等。
三、不同人群相关情况
1.年龄因素:儿童鼻咽癌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病,其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容易被忽视,且儿童对放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但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生长发育等问题;老年患者可能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治疗时需充分评估身体状况,选择更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要注意治疗相关不良反应对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2.性别因素:鼻咽癌在男性和女性中的发病率有一定差异,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需关注不同性别患者的心理状态等差异,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3.生活方式:长期吸烟、饮酒的人群患鼻咽癌的风险可能增加,在治疗后需建议患者戒烟戒酒,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促进康复和降低复发风险。
4.特殊人群风险:有鼻咽癌家族史的人群属于高危人群,需定期进行筛查;既往有头颈部放疗史的患者,再次治疗时需谨慎评估放疗相关风险,如放射性纤维化等;患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