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视可以做手术矫正吗
远视可通过手术矫正,常见手术方式有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适用于1000度以下远视)、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适用于角膜较薄的远视患者)、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适用于超过1000度的高度远视)。适用人群需年满18周岁以上、屈光度数稳定、眼部和全身健康;术前要详细检查,术后需护理,青少年和老年人需谨慎考虑,需严格把握适应证、术前检查及术后护理以确保手术安全效果。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通过激光切削角膜基质层,改变角膜的曲率,从而矫正远视。一般来说,对于1000度以下的远视有较好的矫正效果。大量临床研究表明,LASIK手术可以有效地改善远视患者的视力,术后视力恢复较为理想,且手术的安全性在不断提高,但需要患者的角膜厚度等条件符合手术要求。
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相对LASIK,LASEK对角膜厚度的要求相对较低,适用于角膜较薄的远视患者。其原理是掀开角膜上皮瓣后进行激光切削,然后再复位上皮瓣。临床研究显示,LASEK术后视力恢复过程可能相对稍慢一些,但对于合适的远视患者也是有效的矫正手段。
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ICL):对于高度远视(超过1000度)的患者,可以考虑ICL手术。该手术是将人工晶体植入眼内,不切削角膜。大量的临床应用数据表明,ICL手术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高度远视,并且可以保留眼球的生理结构。
手术矫正远视的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适用人群
年龄:一般要求患者年满18周岁以上,因为18周岁以后眼球发育基本稳定,视力相对稳定。但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如因职业等因素有特殊视力需求且符合手术其他条件的,需由医生综合评估。
屈光度数稳定:近两年屈光度数的变化每年不超过50度,这样才能保证手术效果的长期稳定。
眼部健康:眼部没有严重的病变,如角膜病变、青光眼、眼底病变等。例如,若存在严重的角膜混浊等角膜病变,则不适合进行激光类的远视矫正手术;若有眼底病变,可能需要先治疗眼底病变后再考虑远视矫正手术。
全身健康:没有严重的全身结缔组织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因为一些全身性疾病可能会影响手术的恢复或者导致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增加。
注意事项
术前检查:手术前需要进行详细的眼部检查,包括视力检查、眼压检查、角膜地形图检查、角膜厚度测量、眼底检查等多项检查,以全面评估眼部情况,确定是否适合手术以及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按照医生的要求使用眼药水,防止感染和促进角膜修复等。同时,要注意避免眼部受到外伤,短期内避免游泳、洗头时污水进入眼内等。还要按照医嘱定期复查,观察视力恢复情况和眼部的变化。
特殊人群:
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青少年,即使符合手术条件,也需要谨慎考虑。因为青少年眼球还可能有一定的发育变化,虽然18周岁以后眼球发育相对稳定,但仍有个体差异。并且青少年用眼需求相对较多,术后需要注意合理用眼,避免视力再次出现较大波动。
老年人:老年人可能同时伴有老花眼等情况,在考虑远视矫正手术时,需要综合评估术后视力的需求和可能出现的问题。例如,一些老年人术后可能在看近和看远时都需要一定的视力矫正方式,需要医生在术前充分告知并制定合适的方案。
总之,远视可以通过手术矫正,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术前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术后做好护理等,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