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手术方法
腺样体切除术有传统手术方法和内镜辅助下手术方法,传统手术用腺样体刮匙或切割器经口腔经硬腭进入鼻咽部操作,适用于符合指征且一般情况好的患儿;内镜辅助下手术借助鼻内镜精准定位,用等离子刀切除,适用于各种程度腺样体肥大及有特殊情况的患儿,术后需注意疼痛管理、出血观察、饮食护理和呼吸道管理
一、传统手术方法-腺样体切除术
1.手术方式:传统的腺样体切除术多采用腺样体刮匙或腺样体切割器进行操作。通过口腔经硬腭进入鼻咽部,直接刮除或切割肥大的腺样体。该手术方式适用于符合手术指征且一般情况较好的患儿,在明确诊断腺样体肥大严重影响呼吸、睡眠等功能时可考虑。对于年龄较小的儿童,手术操作需更加精细,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例如,在一些临床研究中发现,对于腺样体肥大导致长期鼻塞、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传统腺样体切除术能有效改善症状,但手术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损伤咽鼓管圆枕等结构。
2.适用情况:适用于腺样体肥大引起明显临床症状,如长期鼻塞、流涕、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等,经保守治疗无效的患儿。同时患儿的全身状况需能耐受手术,无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以及凝血功能异常等情况。对于存在特殊病史的患儿,如曾有鼻咽部放疗史等,需要谨慎评估手术风险。
二、内镜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
1.手术方式:借助鼻内镜的清晰视野,能够更精准地定位腺样体,手术操作相对更加精细。医生通过鼻内镜引导,使用等离子刀等设备对腺样体进行切除。等离子刀具有切割精准、出血少等优点。在手术过程中,鼻内镜可以清晰显示腺样体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如与咽鼓管咽口、后鼻孔等的位置关系,从而避免损伤周围组织。例如,一项关于内镜辅助下腺样体切除术的临床研究表明,该手术方式相比传统手术,术中出血更少,术后恢复更快。
2.适用情况:适用于各种程度的腺样体肥大,尤其对于那些解剖结构较难暴露或者需要更精准操作的患儿。对于有特殊病史或解剖变异的患儿,内镜辅助下手术能提供更好的视野,降低手术风险。比如对于曾有过鼻部手术史导致解剖结构改变的患儿,内镜辅助下手术可以更清晰地辨别结构,进行更安全的腺样体切除。
三、不同手术方法的术后注意事项
1.疼痛管理:无论是哪种腺样体手术方法,术后患儿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对于年龄稍大的儿童,可以给予心理疏导,缓解其紧张情绪以减轻疼痛感受。对于婴幼儿等不能准确表达疼痛的患儿,需要密切观察其体征,如是否有烦躁不安、拒食等表现。一般术后可采用冰敷等物理方法缓解局部疼痛,但要注意避免冻伤。
2.出血观察:术后需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出血情况。包括口鼻腔是否有血液流出,以及吞咽后是否有呕血等情况。如果发现出血较多,需及时就医处理。对于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的患儿,更要加强出血观察,术后可能需要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及监测凝血指标。
3.饮食护理:术后饮食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术后6小时可给予温凉的流质饮食,如牛奶、米汤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伤口引起出血。随着伤口逐渐愈合,可过渡到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术后1周左右可恢复正常饮食,但仍需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婴幼儿,要注意喂养方式,防止呛咳。
4.呼吸道管理:术后要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患儿呼吸情况,尤其是睡眠时的呼吸状况。对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患儿,术后仍需关注其夜间睡眠呼吸情况,必要时给予吸氧等支持治疗。对于有呼吸道感染病史的患儿,术后要加强呼吸道护理,预防呼吸道感染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