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飞蚊症
飞蚊症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生理性由玻璃体老化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中老年人及高度近视者,飞蚊数量少、变化不大、对视力影响不明显,不影响生活工作,定期观察即可;病理性多由眼部疾病所致,如视网膜裂孔等,飞蚊数量突然增多、形态改变且常伴视力下降等,不及时治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致盲,可通过病史询问、症状观察、眼部检查区分,怀疑病理性需及时就医治疗。
一、飞蚊症的定义及基本分类
飞蚊症是指眼前出现飘动的小黑影,或如同蚊蝇飞动的幻视现象。生理性和病理性飞蚊症是其主要的两类。
二、生理性飞蚊症的特点
1.产生原因:主要是由于玻璃体老化引起,随着年龄的增长,玻璃体逐渐发生液化、混浊,多见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以及近视度数较高的人群。例如,正常情况下,年轻人的玻璃体是胶冻状,随着年龄增加,胶冻状的玻璃体逐渐脱水收缩,出现液化腔,就容易产生飞蚊症相关表现。
2.症状表现:飞蚊数量较少,变化不大,对视力影响通常不明显。一般不会突然增多,黑影往往呈点状、丝状或线状,在明亮的背景下比较明显,比如注视白色墙壁时容易发现。而且生理性飞蚊症的黑影形态相对稳定,不会有突然的形状改变或数量急剧增加等情况。
3.对生活影响:一般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要定期观察即可。比如一些轻度近视的年轻人,偶尔发现少量飞蚊,不影响日常看东西,不影响学习和工作。
三、病理性飞蚊症的特点
1.产生原因:多由眼部疾病引起,常见的如视网膜裂孔、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葡萄膜炎等。例如,视网膜裂孔的形成可能与玻璃体牵拉视网膜有关,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视网膜病变,进而引发玻璃体积血导致病理性飞蚊症;葡萄膜炎也会因为炎症细胞等进入玻璃体,引起飞蚊症表现。
2.症状表现:飞蚊数量突然增多,黑影形态可能发生变化,比如出现大片状的黑影,或者伴有闪光感、视力下降等症状。例如,视网膜脱离的患者除了有大量飞蚊外,还会感觉眼前有闪光,并且视力会急剧下降;玻璃体积血的患者会发现眼前黑影突然增多,视力明显模糊。
3.对生活影响:病理性飞蚊症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导致失明,需要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比如视网膜脱离如果在短时间内没有得到有效处理,视网膜脱离范围扩大,就会极大地损害视力,对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四、区分方法
1.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年龄、既往眼病史等。对于年轻人,如果既往有高度近视病史,出现飞蚊症要警惕病理性飞蚊症的可能;而中老年人出现飞蚊症,多先考虑生理性。例如,高度近视患者眼轴变长,玻璃体更容易出现牵拉等情况,引发病理性改变的风险相对较高。
2.症状观察:观察飞蚊的数量、形态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症状。生理性飞蚊症数量少、形态稳定且不伴有视力下降等;病理性飞蚊症数量突然增多、形态改变并伴有视力下降、闪光感等。比如,发现飞蚊数量在短时间内明显增多,同时视力下降,就高度怀疑病理性飞蚊症。
3.眼部检查:通过眼底检查、眼部B超等明确眼部情况。眼底检查可以观察视网膜、玻璃体等结构是否有病变,眼部B超能够更清晰地看到玻璃体及视网膜的情况,帮助区分是生理性还是病理性飞蚊症。例如,眼底检查发现视网膜有裂孔,或者眼部B超显示玻璃体积血等情况,就可以确诊为病理性飞蚊症。
总之,通过病史、症状和眼部检查等多方面综合评估,可以较好地区分生理性和病理性飞蚊症。一旦怀疑是病理性飞蚊症,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应的治疗,以避免对视力造成严重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