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是怎么回事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宫腔内病变,由内膜过度生长致,病因有炎症、内分泌、年龄等因素,表现为异常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诊断靠妇科检查、超声、宫腔镜,治疗分保守和手术,育龄期、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肥胖女性各有注意事项。
一、子宫息肉的定义
子宫息肉是妇科常见的一种宫腔内病变,是子宫局部内膜过度生长所致,由子宫内膜腺体、间质和血管组成,可单发或多发,大小从数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二、子宫息肉的发病原因
1.炎症因素:长期的妇科炎症刺激,如阴道炎、宫颈炎等蔓延至子宫内膜,可引起子宫内膜息肉形成。炎症会使局部血管和结缔组织增生,同时促使子宫内膜过度生长。例如,有研究表明,慢性子宫内膜炎患者发生子宫息肉的概率高于无炎症者。
2.内分泌因素:雌激素水平过高是子宫息肉发生的重要诱因。雌激素可促进子宫内膜增生,若体内雌激素持续处于较高水平,就容易导致子宫内膜过度增殖形成息肉。尤其是围绝经期及绝经后使用激素替代治疗的女性,以及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的人群,患病风险相对较高。
3.其他因素:年龄也是一个相关因素,多见于30-50岁的女性,随着年龄增长,子宫息肉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此外,高血压、肥胖等也可能与子宫息肉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脂肪细胞对雌激素的过度摄取等机制,可能影响子宫内膜的状态。
三、子宫息肉的临床表现
1.异常阴道出血:常见表现为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月经周期紊乱,部分患者可在两次月经之间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例如,有些患者会发现自己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经期延长至10天以上等情况。
2.白带异常:可出现白带增多,有时白带中可带有血丝。如果息肉合并感染,白带可呈脓性,伴有异味。
3.不孕或流产:子宫息肉可能会影响受精卵着床,从而导致不孕;对于已经妊娠的女性,息肉可能会影响胚胎的正常发育,增加流产的风险。
四、子宫息肉的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可发现部分较大的息肉,但对于较小的息肉可能难以察觉。
2.超声检查:经阴道超声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可清晰显示子宫腔内的情况,能发现较小的息肉,表现为宫腔内低回声或等回声团块,边界清晰。
3.宫腔镜检查:这是诊断子宫息肉的金标准,不仅可以直接观察到息肉的位置、大小、形态等,还可以在宫腔镜下对息肉进行活检,明确其性质。
五、子宫息肉的治疗方式
1.保守治疗:对于无症状且较小的息肉,尤其是接近绝经期的女性,可暂时观察,定期复查超声等,因为部分息肉可能会自行消退。
2.手术治疗:
宫腔镜下息肉切除术: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通过宫腔镜将息肉切除,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适用于有症状的息肉、较大或多发的息肉等情况。
根治性手术:对于无生育要求、多次复发的息肉患者,可考虑行子宫切除术,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女性:若有生育计划,发现子宫息肉后应及时就医评估。因为子宫息肉可能影响受孕,且孕期息肉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先手术还是密切观察。例如,若息肉较大影响受精卵着床,一般建议先手术切除息肉后再备孕。
2.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即使无症状,也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超声等相关检查,因为此阶段女性雌激素水平变化较大,仍有发生息肉的可能,且息肉有一定恶变风险,早期发现有助于及时处理。
3.肥胖女性:肥胖是子宫息肉的相关危险因素,这类女性在治疗后应注意控制体重,通过合理饮食和适当运动等方式减轻体重,以降低息肉复发的风险。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