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神经性耳鸣
神经性耳鸣是指无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时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由听觉系统感音神经部分病变引起,其发病与年龄、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相关,临床表现为耳内异常声音及对生活产生影响,诊断需通过病史询问、耳部专科检查及听力测试,需与传导性耳鸣、客观性耳鸣鉴别,它是复杂耳部症状,了解其多方面情况有助于诊断和患者认识该疾病
一、神经性耳鸣的定义
神经性耳鸣是指在没有外界相应声源或电刺激的情况下,人耳主观感受到的声音。它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症状,主要是由于听觉系统的感音神经部分发生病变所引起。
二、发病机制相关因素
(一)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内耳的毛细胞、螺旋神经节等结构会逐渐发生退变,听觉系统的功能也会随之下降,这使得老年人相对更容易出现神经性耳鸣。例如,研究发现,65岁以上人群中神经性耳鸣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年轻人。
(二)生活方式因素
长期暴露在噪声环境中是引发神经性耳鸣的重要生活方式因素之一。比如,经常处于工厂车间、建筑工地等高噪声场所的人群,内耳受到噪声的损伤风险增加,从而更易出现神经性耳鸣。另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睡眠不足等也可能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间接与神经性耳鸣的发生相关。长期精神高度紧张会导致身体的应激反应增强,影响内耳的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增加神经性耳鸣的发病几率;而睡眠不足会使身体的各项机能调节失衡,也可能对听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三)病史因素
一些耳部疾病,如中耳炎、梅尼埃病等,若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病情迁延不愈可能会累及到感音神经部分,引发神经性耳鸣。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可能通过影响内耳的血液供应、神经代谢等途径,增加神经性耳鸣的发生风险。例如,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压力改变,可能影响内耳的血液灌注,导致内耳神经功能异常,进而引发耳鸣。
三、临床表现
患者主要表现为耳内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异常声音,声音的性质多样,可能是蝉鸣声、嗡嗡声、嘶嘶声等。这种耳鸣可以在单侧耳朵出现,也可能双侧同时出现。在安静的环境中,患者往往会明显感觉到耳鸣的存在,从而对日常生活、睡眠、工作等产生影响,比如干扰睡眠质量、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等。
四、诊断要点
医生通常会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特点、发病诱因、既往病史等情况。还会进行耳部的专科检查,包括耳镜检查,观察外耳道、鼓膜等情况,排除外耳道异物、鼓膜病变等耳部器质性病变。此外,还可能会进行听力测试,如纯音听阈测试、听性脑干反应测试等,通过听力测试结果来评估听觉系统的功能状态,帮助判断是否存在神经性耳鸣以及其严重程度等。
五、与其他耳鸣的鉴别
(一)传导性耳鸣
传导性耳鸣是由于外耳道堵塞、中耳病变等导致声音传导障碍引起的耳鸣。与神经性耳鸣不同,传导性耳鸣通过改善中耳传导功能等治疗后,耳鸣症状往往可以得到缓解,而神经性耳鸣的治疗相对较为复杂,且预后可能因病情而异。例如,外耳道耵聍栓塞引起的耳鸣属于传导性耳鸣,将耵聍取出后,耳鸣通常会消失;而神经性耳鸣则很难通过简单的局部处理得到缓解。
(二)客观性耳鸣
客观性耳鸣比较少见,它是由于头颈部血管或肌肉产生的声音被耳内感知到而引起的耳鸣。与神经性耳鸣不同,客观性耳鸣可以被他人听到,而神经性耳鸣一般是主观感受到的声音。通过听诊器等检查可能会发现与心跳同步的血管杂音等客观体征来鉴别客观性耳鸣和神经性耳鸣。
总之,神经性耳鸣是一种复杂的耳部症状,其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对其定义、发病机制相关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等方面的了解,有助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患者更好地认识该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