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怎么办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处理包括紧急处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手术治疗及预防再出血。紧急处理需保持患者平卧、建静脉通道、吸氧;药物用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内镜有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三腔二囊管要注意放置护理;手术适用于内科治疗无效者;预防再出血包括药物、内镜随访、病因治疗等,不同患者有不同处理及注意事项。
一、紧急处理
1.保持患者平卧:将患者置于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对于有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本身存在出血风险,此时平卧位可减少出血部位的压力,降低再出血的可能。
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尽快建立至少2条有效的静脉通道,以迅速补充血容量。对于老年患者,血管条件可能较差,操作时需更加轻柔、准确;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更要确保静脉通道的通畅以满足紧急输血等治疗需求。
3.吸氧:给予吸氧,改善患者缺氧状态。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缺氧的耐受程度不同,老年患者心肺功能相对较弱,吸氧尤为重要,可维持重要脏器的基本功能。
二、药物治疗
1.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但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等不良反应,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患者需谨慎使用。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显著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尤其对老年患者或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更为安全。
三、内镜治疗
1.内镜下套扎术:通过橡皮圈套扎曲张的静脉,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初次发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内镜下套扎术是常用的有效治疗方法,操作时需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组织,对于儿童患者,因食管等结构发育尚未成熟,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操作规范。
2.内镜下硬化剂注射: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内,使静脉闭塞、黏膜下组织硬化,从而止血。该方法对于食管曲张静脉出血的止血效果较好,但术后可能出现溃疡、狭窄等并发症,在老年患者中需密切观察吞咽情况等。
四、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1.放置与护理:经鼻腔或口腔插入三腔二囊管,分别注气压迫食管和胃底的曲张静脉。放置过程中要注意操作轻柔,避免损伤食管黏膜。对于儿童患者,由于食管管径较小,放置时需特别小心。在压迫期间,要定时抽吸胃内容物,观察出血情况,并定期放气减压,防止长时间压迫导致黏膜坏死等并发症。
五、手术治疗
1.适应证:对于经积极内科治疗仍无法控制出血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如患者年龄较轻、一般情况较好且无严重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手术可能是挽救生命的有效措施;但对于老年患者或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
2.手术方式:包括门体分流术等,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可能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等情况。
六、预防再出血
1.药物预防:长期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等,可通过降低门静脉压力预防再出血。但需注意此类药物可能引起心率减慢等不良反应,在老年患者中要监测心率变化;对于儿童患者,一般不推荐使用此类药物预防再出血。
2.内镜随访:定期进行内镜检查,观察曲张静脉的变化,必要时再次进行内镜下治疗。不同患者的随访间隔需根据具体病情而定,对于有多次出血史的患者,随访间隔可能较短。
3.病因治疗:针对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基础病因进行治疗,如积极治疗肝硬化等。对于乙肝肝硬化患者,需进行抗病毒等综合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需严格戒酒等,从根本上减少再出血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