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腺样体肥大怎么手术
小孩腺样体肥大手术包括选择内镜辅助等方式,术前要评估检查并做好准备,术中麻醉后操作,术后要做好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及并发症观察,年龄小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需特殊注意。
一、手术方式选择
小孩腺样体肥大的手术主要有腺样体切除术,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包括传统的腺样体刮除术以及内镜辅助下的腺样体切除术等。内镜辅助下的腺样体切除术相对来说视野更清晰,能更精准地切除腺样体组织,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二、手术前准备
1.术前评估
全面检查: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包括耳鼻喉专科检查,同时可能需要做鼻咽部影像学检查,如鼻咽部侧位X线片、鼻咽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等,以明确腺样体肥大的程度,比如测量腺样体与鼻咽腔的比例等,一般当腺样体堵塞后鼻孔超过2/3时多建议手术。还需要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等实验室检查,评估患儿的一般状况和凝血情况等。
病情评估:要评估患儿的症状严重程度,比如是否存在长期鼻塞、睡眠打鼾、呼吸暂停、听力下降等情况,以及这些症状对患儿生长发育、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对于有相关并发症的患儿,如已经出现腺样体面容(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的患儿,更需要及时手术干预。
2.术前准备措施
呼吸道准备:如果患儿有鼻塞、流涕等呼吸道症状,术前可适当使用鼻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改善鼻腔通气状况,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降低术中及术后呼吸道梗阻的风险。
饮食准备:手术前6-8小时需禁食禁水,防止术中呕吐引起误吸。
三、手术过程
1.麻醉:通常采用全身麻醉,确保患儿在手术过程中安静、无痛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2.手术操作
体位:患儿一般取仰卧位,头稍后仰。
进入术野:通过鼻内镜或直接喉镜等器械进入鼻咽部,暴露腺样体。
切除腺样体:使用腺样体刮匙、电动切割器等器械将腺样体组织切除,在切除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周围的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等结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四、手术后护理
1.术后一般护理
体位: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6小时后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呼吸和鼻腔分泌物引流。
生命体征监测:密切监测患儿的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尤其是术后前24小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伤口观察:观察鼻腔有无出血情况,如发现有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出血较多需及时处理。同时观察咽部情况,有无异常分泌物等。
2.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可少量给予冷流质饮食,如冷牛奶等,避免过热食物刺激伤口引起出血。术后第1-2天可逐渐过渡到温凉的半流质饮食,如粥、面条等,避免过硬、过热、辛辣等刺激性食物,进食后要漱口保持口腔清洁。
3.并发症观察与护理
出血: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要告知家长注意观察患儿口腔内分泌物的颜色、量等,若发现有较多鲜血或血凝块,应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感染:术后要注意保持口腔清洁,必要时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同时按照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滥用抗生素。
咽鼓管损伤相关并发症:虽然比较少见,但要观察患儿有无听力下降、耳闷等情况,若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进一步检查和处理。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其术后恢复能力相对较弱,护理上要更加精细。要特别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密切观察呼吸情况,防止因腺样体切除后局部肿胀等原因引起呼吸道梗阻。同时,家长要严格按照医嘱进行护理和观察,如有任何异常情况及时与医生沟通。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哮喘等,在手术前后要更加谨慎评估和处理,要与相关专科医生进行多学科协作,确保手术安全和患儿顺利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