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要怎么治啊
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及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一般治疗需保持外阴清洁干燥、暂停性生活;药物治疗有局部用药(如唑类抗真菌药物等)和全身用药(如氟康唑);复发性者初始治疗延长疗程,维持治疗需长期;特殊人群中妊娠期以局部用药为主,糖尿病患者要控血糖,儿童患者用药温和且需家长协助护理。
一、一般治疗
1.保持外阴清洁干燥:应避免搔抓外阴,以防皮肤破损加重感染。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局部清洁,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清洗,以免破坏阴道正常菌群平衡。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清洗方式基本一致,但儿童需特别注意由家长协助轻柔清洗,避免损伤稚嫩的外阴皮肤。在生活方式方面,应穿棉质、宽松的内裤,以利于透气,减少局部潮湿环境,降低霉菌滋生的风险。有糖尿病等基础病史的患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高血糖环境有利于霉菌生长繁殖。
2.暂停性生活: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防止交叉感染,性伴侣如有症状也需同时进行适当检查和处理。
二、药物治疗
1.局部用药:
唑类抗真菌药物:可选用克霉唑制剂,每晚1粒(15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日早、晚各1粒(150mg),连用3日;也可选用咪康唑制剂,每晚1粒(20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还可选用制霉菌素制剂,每晚1粒(10万单位),塞入阴道深部,连用10-14日。局部用药适用于轻、中度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特殊,局部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低刺激、安全的制剂,并严格遵循用药剂量和疗程。
其他局部抗真菌药物:如硝酸咪康唑栓等,也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但需遵循药品说明书及医生建议。
2.全身用药:对于不能耐受局部用药、未婚女性及不愿采用局部用药者,可选用口服药物。常用药物有氟康唑,口服150mg,顿服。但口服药物可能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如胃肠道不适等,在用药前需评估患者的肝肾功能等情况,尤其对于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更要谨慎使用。
三、复发性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
1.初始治疗:采用局部或全身抗真菌药物治疗,疗程需适当延长,如局部用药可延长至10-14日,口服氟康唑150mg,72小时后加服1次。
2.维持治疗:在初始治疗达到真菌学治愈后,需进行维持治疗。常用的维持治疗药物及方案有氟康唑150mg,每周1次,连用6个月;或克霉唑栓500mg,每周1次,阴道放置,连用6个月。在维持治疗过程中,需定期监测真菌学指标及患者的身体状况,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关注患者的生活方式对病情的影响,如是否有血糖控制不佳、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类药物等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干预。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妊娠期女性:妊娠期霉菌性阴道炎的治疗以局部用药为主,尽量避免全身用药。可选用对胎儿影响较小的克霉唑制剂等进行局部治疗,治疗时需遵循医生的建议,注意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胎儿的情况。
2.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易并发霉菌性阴道炎,且病情容易反复。此类患者除了积极治疗霉菌性阴道炎外,关键是要严格控制血糖,将血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如空腹血糖控制在4.4-7.0mmol/L,餐后血糖控制在10.0mmol/L以下等,同时注意保持外阴清洁干燥等一般治疗措施,以减少霉菌性阴道炎的复发。
3.儿童患者:儿童霉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见,多与卫生习惯不良、接触被霉菌污染的衣物等有关。治疗时应选择温和、刺激性小的药物,局部用药为主,且用药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药物误入尿道等部位,家长需协助儿童做好外阴清洁护理,指导儿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换内裤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