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癌根治术手术步骤
胆囊癌根治术术前需评估患者一般状况与进行影像学检查,还要肠道准备;手术包括体位与切口选择、探查腹腔、游离胆囊及周围组织、切除相关组织、必要时消化道重建;术后要监测生命体征、护理切口及引流管、给予营养支持,老年、糖尿病、女性患者有相应特殊注意事项。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全面评估患者的一般状况,包括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对于老年患者,要特别关注其心肺功能等重要脏器功能,因为胆囊癌根治术创伤相对较大,心肺功能不佳可能增加手术风险。女性患者在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也需关注,可能影响术后恢复。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提前调整血糖至合适范围,以降低手术感染等风险。
进行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等,明确胆囊癌的病灶范围、与周围组织器官的关系等,这对于手术方案的制定至关重要,能帮助确定切除范围等。
2.肠道准备
术前通常需要进行肠道准备,一般在术前1-2天开始进食流质饮食,术前1天口服泻药清洁肠道,目的是减少肠道内细菌数量,降低术后感染的可能,尤其是防止腹腔感染等并发症。
二、手术步骤
1.体位与切口
患者一般取仰卧位,根据手术需要可适当调整。通常采用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右上腹肋缘下斜切口等。经腹直肌切口利于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但术后切口疼痛可能相对明显;肋缘下斜切口对腹腔干扰相对较小,美观度可能稍好,但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切口。
2.探查腹腔
进入腹腔后,首先全面探查腹腔内情况,了解胆囊癌是否有远处转移,如肝脏、腹腔淋巴结等有无转移灶。如果有广泛转移,可能需要评估是否还能进行根治性手术。
3.游离胆囊及周围组织
分离胆囊三角,解剖出胆囊动脉、胆囊管。对于胆囊动脉,要小心结扎、切断,防止出血。对于胆囊管,要确定其与胆总管的关系,避免损伤胆总管。然后逐步游离胆囊,将胆囊从肝脏胆囊床处分离,注意保护肝脏组织,避免过度牵拉造成肝组织损伤。
4.切除相关组织
根据胆囊癌的分期等情况,进行包括部分肝脏组织切除、区域淋巴结清扫等。如果需要切除部分肝脏,要按照肝脏的解剖学标志,精确切除相应范围的肝组织,并妥善处理肝断面,如进行缝合止血等。区域淋巴结清扫要包括胆囊周围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等区域的淋巴结,彻底清除可能转移的淋巴结组织。
5.消化道重建(若有需要)
如果手术中涉及到肠道的切除,可能需要进行消化道重建。例如,若切除部分胆管和肠管,可能需要进行胆管空肠吻合等重建方式,要确保吻合口的血运良好,缝合严密,防止出现胆瘘等并发症。
三、术后注意事项
1.一般监测
术后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术后早期体温可能会有轻度升高,多为手术吸收热,但如果体温持续升高或伴有其他症状,要警惕感染等并发症。
2.切口及引流管护理
观察手术切口有无渗血、渗液,保持切口清洁干燥。对于放置的引流管,要妥善固定,保持引流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等,若引流液异常,如引流出大量胆汁等,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3.营养支持
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术后早期可先给予肠内营养支持,如能耐受,可通过鼻胃管或鼻空肠管给予营养制剂,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促进切口愈合和身体恢复。对于不能耐受肠内营养的患者,可能需要肠外营养支持。
4.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鼓励其深呼吸、咳嗽咳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等辅助排痰措施,因为老年患者肺功能相对较差,术后肺部并发症风险较高。对于糖尿病患者,要密切监测血糖,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控制血糖在合适范围,促进切口愈合等。女性患者术后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帮助其尽快适应术后身体变化,促进康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