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的治疗
膀胱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手术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膀胱部分切除术、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等;化疗分膀胱内灌注化疗和全身化疗;放疗有根治性放疗和姑息性放疗;免疫治疗中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膀胱癌有一定疗效,不同治疗方式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评估,如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基础疾病等,女性患者需关注相关特殊影响。
一、手术治疗
1.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适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通过尿道插入电切镜等设备切除肿瘤,能保留膀胱功能,是早期膀胱癌常用的手术方式,其原理是利用电切等技术精准去除肿瘤组织,对于局限于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肿瘤效果较好,可根据肿瘤大小、数量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操作。对于老年患者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考虑,要评估患者心肺功能等整体状况以确定能否耐受手术;对于女性患者需注意手术对生殖系统相关影响的评估。
2.膀胱部分切除术:适用于肿瘤较大、多发或复发且不宜行经尿道手术,或肿瘤位于膀胱憩室等特殊部位的情况,切除部分膀胱组织,术后需注意膀胱功能恢复等情况,该手术需考虑肿瘤与膀胱切缘的距离等因素,对于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的患者,要控制好血糖以利于术后恢复,因为高血糖不利于伤口愈合。
3.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用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等情况,切除整个膀胱及相关周围组织,包括前列腺、精囊(男性)或子宫、附件(女性)等,术后需要进行尿流改道,如回肠膀胱术、原位新膀胱术等,对于老年患者要综合评估其身体对大手术的耐受能力,可能涉及多器官功能的评估,女性患者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对生殖和内分泌等方面的影响需要特殊关注和后续的个体化康复指导。
二、化疗
1.膀胱内灌注化疗:常用于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术后预防复发,通过将化疗药物灌注到膀胱内,直接作用于膀胱肿瘤细胞,常用药物有表柔比星、丝裂霉素等,对于术后患者可降低肿瘤复发风险,一般需要定期进行灌注,对于老年患者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膀胱刺激症状等不良反应,调整灌注方案时要兼顾患者的耐受情况,女性患者在灌注时要注意操作的舒适性和避免相关并发症。
2.全身化疗:用于晚期膀胱癌或转移性膀胱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等方案,对于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需要评估能否耐受化疗,老年患者可能需要调整化疗药物剂量和方案以减少不良反应,要考虑患者的肝肾功能等基础情况,女性患者在化疗期间要关注月经等内分泌相关变化及可能出现的化疗相关性不良反应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三、放疗
1.根治性放疗:适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或作为术前、术后的辅助治疗,通过高能射线杀灭肿瘤细胞,术前放疗可使肿瘤缩小,提高手术切除率,术后放疗可降低局部复发风险,对于老年患者放疗时要注意保护周围正常组织,如肠道等,因为老年患者器官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对放疗耐受性相对较差,要密切观察放疗相关不良反应,女性患者要注意放疗对盆腔内生殖器官等的影响及可能带来的远期并发症。
2.姑息性放疗:用于缓解晚期膀胱癌患者的症状,如骨转移引起的疼痛等,通过放疗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对于晚期患者包括老年、身体状况较差的患者,要根据患者整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放疗剂量和方案,关注放疗对患者全身状况的影响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
四、免疫治疗
1.PD-1/PD-L1抑制剂:对于晚期膀胱癌有一定疗效,如纳武利尤单抗等药物,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对于适合免疫治疗的患者可考虑使用,在使用前需要进行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如PD-L1表达等,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患者、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的患者要谨慎评估使用免疫治疗的风险和收益,女性患者使用时也要关注免疫治疗可能带来的特殊不良反应及对身体各方面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