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慢性喉炎
慢性喉炎是喉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病因包括用声过度、急性喉炎反复发作、长期不良刺激,临床表现有声音嘶哑、喉部不适、分泌物增多,可通过喉镜检查及病史症状综合诊断,治疗需去除病因、局部治疗,预防要合理用声、改善生活环境、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一、慢性喉炎的定义
慢性喉炎是喉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是一种常见的喉部疾病。
二、病因
1.用声过度:长期发声不当、过度发声,如教师、歌手等职业人群易患,长时间高强度用声会使喉部黏膜受损,引发慢性喉炎。不同年龄的用声过度情况有所不同,儿童若长时间哭闹、大声喊叫也可能导致喉部损伤引发慢性喉炎;成年人长期职业性用声过度风险更高。
2.急性喉炎反复发作:急性喉炎未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不彻底,炎症迁延不愈,逐渐发展为慢性喉炎。不同性别在急性喉炎后发展为慢性喉炎的风险无明显差异,但患病后的恢复可能因个体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别。
3.长期不良刺激
吸烟饮酒:烟草燃烧产生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及酒精都会对喉部黏膜产生刺激,长期吸烟饮酒者喉部黏膜长期处于受刺激状态,易引发慢性喉炎。不同生活方式下吸烟饮酒频率不同,长期大量吸烟饮酒者患病风险显著增加。
空气污染:长期处于污染的空气中,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含有大量有害物质,被人体吸入后会影响喉部黏膜,导致慢性喉炎。不同生活环境中空气污染程度不同,生活在污染严重地区的人群患病几率相对较高。
鼻腔、鼻窦或咽部慢性炎症:鼻腔、鼻窦的炎症可导致分泌物倒流至喉部,长期刺激喉部黏膜;咽部慢性炎症也可蔓延至喉部,引发慢性喉炎。不同病史情况下,原有鼻腔、鼻窦或咽部慢性炎症的人群更易患上慢性喉炎。
三、临床表现
1.声音嘶哑:是慢性喉炎最主要的症状,声音嘶哑程度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音调变低、变粗,重者声音明显嘶哑,甚至完全失音。不同病情程度的患者声音嘶哑表现不同,病情较轻时可能只是在长时间用声后出现嘶哑,休息后可缓解;病情较重时则持续嘶哑。
2.喉部不适:患者常感觉喉部有异物感、干燥感、灼热感、痒感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咳嗽,一般咳嗽分泌物较少。不同年龄患者对喉部不适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可能无法准确表述喉部不适,更多表现为频繁清嗓等行为。
3.分泌物增多:患者常咯出少量黏稠分泌物,晨起时较明显,常需清嗓才能缓解。
四、诊断
1.喉镜检查:通过间接喉镜、直接喉镜或纤维喉镜等检查喉部情况,可见喉部黏膜慢性充血、增厚,声带失去原有的光泽,呈现粉红色或暗红色,声带边缘变钝,有时可见声带表面有黏稠分泌物附着,或声带小结、声带息肉等病变。不同类型的喉镜检查各有特点,纤维喉镜检查较为细致,可更清晰观察喉部细微病变。
2.根据病史及症状综合诊断:详细询问患者的用声情况、既往喉炎病史、吸烟饮酒史、职业环境等病史信息,结合患者的声音嘶哑、喉部不适等症状进行综合诊断。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
去除病因:首先要避免长时间过度用声,让声带充分休息;戒烟戒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减少空气污染等不良刺激;积极治疗鼻腔、鼻窦及咽部的慢性炎症。
局部治疗:可使用喉部含片、喷雾剂等缓解喉部不适症状,如使用含有糖皮质激素的喉部喷雾剂,可减轻喉部炎症反应,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预防
合理用声: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用声,发声时注意正确的发声方法,用声一段时间后适当休息。不同年龄人群需根据自身特点合理用声,儿童应避免长时间哭闹和大声喊叫,成年人要注意工作中的用声适度。
改善生活环境: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接触。在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要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等。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及时治疗急性喉炎以及鼻腔、鼻窦、咽部的慢性炎症,防止病情迁延发展为慢性喉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