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阴道炎有点白带带血怎么办
霉菌性阴道炎出现白带带血需先明确病因排查,包括炎症严重、合并宫颈或子宫内膜病变、不同年龄及生活方式等因素;局部治疗可应用抗真菌药物并保持外阴清洁;要排查宫颈和子宫内膜病变;特殊人群如孕妇和儿童有相应注意事项,孕妇局部选影响小药物,儿童及时就医遵医嘱处理。
一、明确病因排查
霉菌性阴道炎出现白带带血首先要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合并情况。可能是炎症较为严重,导致阴道黏膜充血、破损引起少量出血;也可能合并了宫颈方面的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炎等,炎症刺激下宫颈组织脆弱也会出现白带带血情况;还需排除是否有子宫内膜病变等情况,不过相对来说霉菌性阴道炎本身导致白带带血主要还是局部炎症相关因素。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情况有所不同,年轻女性霉菌性阴道炎多与阴道菌群失调、局部卫生不佳、长期应用抗生素等有关,而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因雌激素水平下降,阴道局部抵抗力低易患霉菌性阴道炎且更易出现局部黏膜损伤出血情况;生活方式上,长期穿紧身不透气内裤、过度阴道冲洗破坏阴道微环境等都可能加重霉菌性阴道炎并引发白带带血;有糖尿病病史的人群,高血糖环境利于霉菌生长繁殖,也更易出现霉菌性阴道炎伴白带带血情况。
二、局部治疗霉菌性阴道炎
1.抗真菌药物局部应用:可使用克霉唑栓,每晚1粒,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咪康唑栓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制霉菌素栓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这些抗真菌药物通过抑制霉菌的生长繁殖来治疗霉菌性阴道炎,从循证医学角度,大量临床研究证实其对霉菌性阴道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减轻阴道炎症,随着炎症改善,白带带血情况也可能逐渐缓解。不同年龄女性使用时需注意,育龄期女性一般按常规剂量使用即可,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因局部黏膜较薄等情况,用药时需轻柔操作,避免过度损伤阴道黏膜;有糖尿病病史患者在积极控制血糖基础上使用抗真菌药物局部治疗。
2.保持外阴清洁:使用温水清洗外阴,每日1-2次,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因为过度冲洗会破坏阴道正常微生态环境,加重霉菌性阴道炎。不同生活方式人群都应注意这一点,比如长期久坐人群更要注意保持外阴通风干燥,穿棉质、宽松内裤,减少局部潮湿环境利于霉菌生长。
三、排查合并疾病
1.宫颈病变排查:进行妇科检查,观察宫颈情况,必要时行宫颈TCT(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以排除宫颈息肉、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女性,宫颈病变筛查频率有所不同,年轻女性有性生活后就应定期进行宫颈相关筛查,围绝经期女性即使已经绝经也建议定期进行筛查;有性生活紊乱等高危因素人群更要重视宫颈病变排查。
2.子宫内膜病变排查:如果白带带血情况持续不缓解或伴有月经异常等情况,需行妇科B超检查,必要时行诊断性刮宫等检查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对于有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的女性,不管年龄大小都要及时排查子宫内膜病变,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熬夜等人群也可能影响内分泌,增加子宫内膜病变风险,需引起重视。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孕妇:孕妇患霉菌性阴道炎出现白带带血时,局部治疗需谨慎,可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药物,如克霉唑栓局部应用,因为口服抗真菌药物可能对胎儿有影响。孕妇本身阴道局部环境因孕期激素变化等更易患霉菌性阴道炎,且炎症可能影响妊娠过程,所以要积极治疗,同时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病情加重导致更严重的局部出血等情况。
2.儿童:儿童患霉菌性阴道炎相对较少见,多因接触被霉菌污染的衣物等感染,出现白带带血时需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局部清洁和适当的抗真菌处理,要避免自行用药,因为儿童阴道黏膜娇嫩,不当用药可能造成损伤,同时要注意其衣物等的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