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反复肺炎应该警惕
孩子反复肺炎需警惕多种情况,可能存在先天性呼吸道结构异常、免疫功能缺陷、先天性心脏病等基础疾病因素;居住环境不卫生、空气污染等环境因素;喂养不当、保暖不当等护理不当情况;若孩子持续或反复出现呼吸道症状,或伴有生长发育受影响,需及时就医检查并查找原因采取干预措施。
一、可能存在的基础疾病因素
1.先天性呼吸道结构异常
如先天性气管、支气管软骨发育不良,会导致气管、支气管的支撑结构薄弱,在呼吸过程中容易发生塌陷,影响气流的正常通过,使孩子更容易发生肺部感染,进而出现反复肺炎的情况。这种结构异常是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相关组织发育异常所致,在出生时就可能存在,通过胸部CT等检查可辅助诊断。
2.免疫功能缺陷
对于婴幼儿来说,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若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会导致体内免疫球蛋白生成不足,尤其是抗体产生能力缺陷,使得孩子对各种病原体的抵抗力下降,容易反复遭受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病原体的侵袭而引发肺炎。通过免疫功能检测,如血清免疫球蛋白定量、淋巴细胞亚群分析等可发现异常。另外,长期营养不良的孩子,由于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摄入不足,也会影响免疫功能,导致反复肺炎发生,这类孩子往往还伴有体重不增、生长发育迟缓等表现。
3.先天性心脏病
某些先天性心脏病,如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等,会使肺部血液回流增多,导致肺淤血。肺淤血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等病原体的滋生繁殖,从而增加了孩子发生肺炎的几率,并且肺炎不易痊愈,容易反复。通过心脏超声等检查可明确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二、环境因素的影响
1.居住环境不卫生
如果孩子生活的居住环境较为拥挤、通风不良,空气中的病原体浓度相对较高。例如,在一些卫生条件较差的集体居住环境中,肺炎链球菌等病原体容易在空气中传播,孩子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中,反复接触病原体,就容易反复发生肺炎。保持居住环境的清洁、定期通风换气,使室内空气保持清新,可降低孩子接触病原体的机会。
2.空气污染
室外空气污染,如雾霾天气中存在的大量颗粒物、有害气体等,会刺激孩子的呼吸道黏膜,损伤呼吸道的防御功能。室内装修材料释放的甲醛等有害化学物质,也会对孩子的呼吸道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呼吸道的抵抗力,增加反复肺炎的发生风险。在雾霾天气时,尽量减少孩子外出活动;选择环保达标的装修材料,并在装修后充分通风散味后再让孩子入住。
三、护理不当的情况
1.喂养不当
对于婴幼儿,如果喂养姿势不正确,如平卧喂奶,容易导致奶液反流进入气管,引发吸入性肺炎。而且,过度喂养或喂养不足都会影响孩子的营养状况,进而影响免疫力。正确的喂养姿势应该是将孩子抱起呈45度角喂奶,喂奶后轻拍孩子背部使其打嗝,以减少奶液反流的可能;根据孩子的年龄和体重合理安排喂养量,保证孩子获得充足且均衡的营养。
2.保暖不当
孩子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差,如果保暖不当,孩子容易受凉感冒,而感冒往往是肺炎的前驱疾病,反复感冒就容易引发反复肺炎。根据季节和室内外温度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保持孩子体温适中,可有效降低因受凉感冒导致反复肺炎的风险。
四、警惕的相关表现及应对
1.持续或反复出现的呼吸道症状
孩子反复出现咳嗽、咳痰、发热等肺炎相关症状,且经过规范治疗后症状缓解不明显或容易复发,就需要高度警惕。此时应及时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进行详细的检查,如胸部X线或CT检查以明确肺部情况,进行病原体检测以查找反复感染的病原体等。
2.生长发育受影响
如果孩子反复肺炎同时伴有生长发育迟缓,如身高、体重增长低于同龄儿,这提示孩子的营养状况和整体健康状况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需要全面评估孩子的健康情况,查找导致反复肺炎的根本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来改善孩子的健康状况,促进其生长发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