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的区别
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局部有鼻塞、流涕等症状,全身有发热等表现,以对症治疗为主;咽炎分急性和慢性,急性咽炎起病急,有咽部疼痛等表现,细菌感染时血常规可辅助判断,需对症或用抗生素治疗,慢性咽炎有咽部不适感等表现,主要是去除病因、局部缓解症状,不同年龄人群患病诱因、表现、诊断及治疗有差异。
一、定义与累及范围
1.上呼吸道感染: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累及鼻腔、咽或喉部等上呼吸道部位。不同年龄人群易患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有所不同,儿童因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接触外界病原体机会多等更易发病;成人若过度劳累、淋雨等致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也易患病。
2.咽炎:是咽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慢性咽炎则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等因素导致,年龄方面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但生活方式不健康、长期接触粉尘等刺激性物质的人群更易罹患。
二、临床表现差异
1.上呼吸道感染:
局部症状:鼻腔症状常见鼻塞、流涕等,若为鼻病毒引起的普通感冒,初期多为清水样鼻涕,1-3天后渐变为黏液脓性;咽部可出现咽干、咽痒等不适,部分人会有咽痛,但一般症状相对较轻。不同年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表现有特点,婴幼儿可骤然起病,高热、咳嗽,甚至出现惊厥等;而年长儿症状相对较轻,以鼻塞、流涕、咽痛等为主。
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发热,体温可呈低热至高热不等,还可有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表现,一般病程相对较短,经适当休息等处理多可在1-2周内恢复。
2.咽炎: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之疼痛,吞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若为细菌感染引起,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计数升高。
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等,常有晨起刺激性咳嗽,伴恶心,一般无全身症状,症状可持续较长时间,且易因劳累、受凉等因素诱发加重。
三、诊断方法区别
1.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依据病史(如接触传染源等)、临床表现,一般通过体格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等,实验室检查方面,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多显示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升高;细菌感染时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
2.咽炎:
急性咽炎:通过体格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细菌感染时结合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可辅助判断。
慢性咽炎:体格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血管扩张,呈暗红色,咽后壁有散在的淋巴滤泡,有时可见黏液分泌附着,一般通过病史及典型临床表现多可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电子喉镜等检查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变。
四、治疗原则不同
1.上呼吸道感染: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发热时可进行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仅提及药物名称)等缓解症状,病毒感染一般不使用抗病毒药物(特殊病毒感染除外),若合并细菌感染可使用抗生素(仅提及药物名称),同时患者需注意休息、多饮水,不同年龄患者休息和多饮水的具体要求有所不同,儿童需保证充足的休息和适当增加水分摄入以促进机体恢复,成人也应注意合理安排休息和饮水。
2.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进行对症治疗,细菌感染引起的需使用抗生素(仅提及药物名称),局部可用含漱液漱口等缓解咽部不适。
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等,局部可使用含片等缓解症状,一般不使用抗生素,同时患者需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等,不同年龄患者在生活方式调整上需根据其自身特点进行,儿童需在家长监督下避免接触有害因素,成人则要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