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宫颈癌应该查什么
宫颈癌筛查和诊断方法多样,细胞学检查包括宫颈刮片(操作简单、价格低但准确性有限,适用于有性生活女性尤其是高危人群)和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能提高标本满意度及异常细胞检出率,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女性建议每3年查一次,特定人群增加检查频率);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可检测病毒及亚型,30岁以上女性建议联合TCT检测,阴性且TCT正常可延长筛查间隔,有感染史者需密切随访,高危人群应重视;阴道镜检查用于细胞学或HPV检测异常时,可放大宫颈观察病变并定位活检,特定人群筛查异常应及时检查,检查前有注意事项;宫颈活检是诊断“金标准”,阴道镜发现可疑病变或有相关症状女性应及时检查,活检后需注意护理。特殊人群中,妊娠期女性检查需谨慎,老年女性检查前应告知病史,青春期女性无特殊情况不建议过早检查,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一、细胞学检查
1.宫颈刮片检查:这是一种传统且常用的宫颈癌筛查方法,通过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异常细胞。操作相对简单、价格低廉,可发现早期病变细胞。不过其准确性相对有限,假阴性率较高,容易出现漏诊情况。对于有性生活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可将其作为初步筛查手段。尤其是生活中多个性伴侣、过早开始性生活等高危生活方式的女性,更应定期进行检查。
2.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该检查是采用液基薄层细胞检测系统检测宫颈细胞并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它能克服宫颈刮片检查的一些缺点,提高了标本的满意度及宫颈异常细胞的检出率。相比宫颈刮片,TCT检查对早期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于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建议每3年进行一次TCT检查。对于年龄较大、有慢性宫颈炎病史的女性,也应增加检查频率。
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尤其是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HPV检测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了HPV病毒以及具体的病毒亚型。对于30岁以上的女性,建议联合TCT和HPV检测进行宫颈癌筛查。如果HPV检测结果为阴性,且TCT正常,那么患宫颈癌的风险相对较低,可适当延长筛查间隔时间。而对于有HPV感染史的女性,需要更密切地进行随访和检查。同时,生活中吸烟、免疫力低下等不良生活方式和状态可能增加HPV感染风险,此类人群应重视该检查。
三、阴道镜检查
当细胞学检查或HPV检测结果异常时,通常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将宫颈放大,直接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和上皮的形态,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病变部位,并在可疑部位进行定位活检,提高活检的准确性。对于年龄较大、有宫颈癌家族史的女性,如果筛查出现异常,应及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在进行阴道镜检查前,需注意避免在经期进行,检查前24小时内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或上药等。
四、宫颈活检
宫颈活检是诊断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从宫颈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病变的性质、程度等。当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时,需进行宫颈活检。对于已经出现接触性出血、阴道不规则流血等症状的女性,无论年龄大小,都应及时进行宫颈活检以明确诊断。活检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特殊人群提示:对于妊娠期女性,进行宫颈癌检查时需谨慎,一般不建议进行阴道镜检查和活检,以免引起流产或早产等并发症。但如果高度怀疑宫颈癌,可在医生的严格评估和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老年女性可能存在身体机能下降、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等情况,在检查过程中可能耐受性较差,检查前应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病史和身体状况,以便医生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法和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而青春期女性如果没有特殊症状和高危因素,一般不建议过早进行宫颈癌相关检查,但如果出现异常阴道出血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必要的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