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蒂扭转怎么回事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因卵巢囊肿蒂部扭转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症状。临床表现为突发剧烈腹痛、腹部压痛反跳痛、盆腔包块等。诊断靠超声检查及体格检查结合病史。治疗多需手术,保守治疗极少。预防要定期妇科检查、避免剧烈体位变化。
一、定义与基本情况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是由于卵巢囊肿的蒂部发生扭转,导致囊肿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卵巢囊肿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当卵巢囊肿体积较大、与周围组织粘连不紧密且患者突然改变体位、妊娠期或产褥期子宫位置改变等情况下,容易发生蒂扭转。
二、临床表现
1.突发剧烈腹痛:通常是患者突然发生一侧下腹剧烈疼痛,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的发生往往与体位改变有关,比如患者从睡眠中突然翻身,或在剧烈运动后出现。
年龄因素: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青春期女性、育龄期女性相对更常见,不同年龄女性卵巢囊肿的性质可能有所不同,如青春期女性卵巢囊肿多为生理性,育龄期女性则可能有生理性或病理性囊肿等情况影响蒂扭转的发生概率。
生活方式:长期久坐、突然剧烈体位变化等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蒂扭转风险,比如长期久坐的办公室人群,突然快速起身或改变体位时更易诱发。
2.腹部压痛与反跳痛:妇科检查时可发现患侧下腹部有明显压痛,甚至伴有反跳痛,这是因为囊肿扭转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炎症刺激周围腹膜所致。
病史因素:若患者既往有卵巢囊肿病史,尤其是体积较大的囊肿,发生蒂扭转的风险相对更高。
3.盆腔包块:妇科检查可触及盆腔内有压痛的肿块,这是发生蒂扭转的卵巢囊肿本身。
三、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超声可以清晰显示卵巢囊肿的大小、位置以及盆腔内的情况,能发现卵巢囊肿蒂扭转导致的囊肿改变,如囊肿内有无回声区、血流情况等,是诊断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不同年龄超声表现差异:青春期女性生理性卵巢囊肿超声表现有其特点,与病理性囊肿不同,通过超声可辅助鉴别;育龄期女性超声检查需结合其月经周期等情况综合判断囊肿性质。
2.体格检查结合病史: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如是否有卵巢囊肿病史、近期体位变化情况等,再结合体格检查发现的腹部体征,有助于初步怀疑卵巢囊肿蒂扭转。
四、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一旦怀疑或确诊卵巢囊肿蒂扭转,应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恢复扭转的蒂部,挽救卵巢功能。手术方式包括开腹手术和腹腔镜手术,具体选择根据患者的情况而定。如果卵巢缺血时间较短,还有保留的可能;若卵巢缺血时间过长,可能需要切除卵巢。
特殊人群手术考量: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的女性,手术时会更谨慎评估卵巢情况,尽量保留正常卵巢组织以维持生育功能;妊娠期女性发生卵巢囊肿蒂扭转时,手术需充分考虑对妊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方式。
2.保守治疗情况极少:一般来说,卵巢囊肿蒂扭转一旦确诊,多需紧急手术,因为保守治疗难以迅速缓解扭转导致的组织缺血等情况,且有卵巢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所以保守治疗仅在极个别特殊情况下可能考虑,但非常罕见。
五、预防措施
1.定期妇科检查:女性尤其是有卵巢囊肿家族史、既往有卵巢囊肿病史的女性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包括超声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卵巢囊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不同年龄定期检查建议:青春期女性可每年进行一次妇科超声筛查;育龄期女性每1-2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超声检查;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女性也不应忽视妇科检查,因为此阶段仍可能发生卵巢相关病变。
2.避免剧烈体位变化: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突然的剧烈体位变化,尤其是本身有卵巢囊肿的女性,如避免突然从卧位快速变为站立位且幅度较大,或避免过度的翻滚等运动。
生活方式调整:长期从事需要频繁体位变化工作的人群,如舞蹈演员等,若有卵巢囊肿,需更加注意自身身体状况,避免因体位变化诱发蒂扭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