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能吃什么
手足口病患儿的饮食应包含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小米粥、南瓜粥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苹果泥、橙汁、胡萝卜泥、菠菜汤等;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如鸡蛋羹、豆腐等。婴幼儿进食需注重软烂易消化,病情较重或有基础疾病的患儿饮食需特殊调整,要观察进食反应,必要时少量多餐或遵医嘱制定个性化方案。
一、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
1.米汤:大米熬煮后取上层清液,富含碳水化合物,能为患儿提供基本能量,且容易消化吸收,不会给患儿胃肠道造成过重负担。一般可根据患儿年龄适量喂食,对于婴幼儿来说,每次可喂10-20毫升,每天可喂3-4次。
2.粥类
小米粥:小米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B族等多种营养成分。煮制小米粥时要煮得软烂,便于患儿吞咽和消化。例如可以将小米煮至开花,这样更有利于患儿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一般每次可喂食30-50毫升,每天2-3次。
南瓜粥:南瓜富含维生素A、膳食纤维等。南瓜粥口感软糯,容易消化。将南瓜蒸熟后与大米一起煮成粥,南瓜中的果胶还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对于手足口病患儿,每次可进食40-60毫升,每天2-3次。
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1.新鲜水果泥或果汁
苹果泥:苹果富含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将苹果洗净去皮后制成泥状,苹果泥细腻,适合手足口病患儿食用。维生素C有助于增强患儿机体免疫力,促进疾病恢复。对于较大的患儿,可直接食用苹果泥,每次约1-2勺;对于婴幼儿,可通过小勺喂食,每次5-10毫升,每天2-3次。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是给较小的婴幼儿喂果汁,需要将果汁稀释,一般以1份果汁加3-4份水稀释后再喂食,避免过甜刺激口腔疱疹。
橙汁:橙汁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不过同样要注意稀释后给患儿饮用,一般1份橙汁加4-5份水稀释,每天可分2-3次饮用,每次10-20毫升,能为患儿补充维生素,辅助病情恢复。
2.新鲜蔬菜
胡萝卜: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在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可以将胡萝卜做成胡萝卜泥或胡萝卜汁。胡萝卜泥的制作方法是将胡萝卜蒸熟后压成泥状,适合患儿食用,每次可喂食10-15克,每天1-2次;胡萝卜汁则需要稀释后饮用,一般1份胡萝卜汁加3份水,每天分2-3次饮用,每次10-15毫升,有助于维护患儿的上皮组织健康等。
菠菜:菠菜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以将菠菜做成菠菜汤,煮菠菜汤时要煮得软烂,然后给患儿喂食汤和软烂的菠菜叶。菠菜汤每次可给患儿饮用30-50毫升,每天1-2次,为患儿补充营养。
三、高蛋白且易消化的食物
1.鸡蛋羹:鸡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制作鸡蛋羹时要注意蒸的时间和火候,使其质地嫩滑。对于手足口病患儿,鸡蛋羹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一般1个鸡蛋搭配适量温水(鸡蛋和水的比例约为1:1.5-2),蒸熟后给患儿食用,每次可进食50-100毫升,每天1-2次。但如果患儿对鸡蛋过敏,则不能食用。
2.豆腐:豆腐是植物蛋白的良好来源,且容易消化。可以将豆腐做成豆腐脑或豆腐汤。豆腐脑口感细腻,适合患儿食用,每次可进食50-100克;豆腐汤则将豆腐切成小块,与适量蔬菜等一起煮成汤,每次可给患儿饮用汤和豆腐块共50-100克,每天1-2次,为患儿补充蛋白质,促进身体恢复。
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婴幼儿,由于其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在选择食物时要更加注重食物的软烂程度和易消化性,避免过硬、过粗、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同时,要密切观察患儿进食后的反应,如果出现呕吐、腹泻等不适症状,应及时调整食物种类和进食量。对于年龄稍大但病情较重的患儿,可能存在食欲不佳的情况,可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保证营养摄入。而对于有基础疾病的手足口病患儿,在饮食选择上需要更加谨慎,例如有胃肠道基础疾病的患儿,要避免进食可能加重胃肠道负担的食物,最好在医生或营养师的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