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肿瘤的治疗有哪些措施
卵巢肿瘤的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手术有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年轻有生育需求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手术)和肿瘤细胞减灭术(用于晚期,部分初始不可切除者可先新辅助化疗再手术);化疗以铂类为基础联合化疗为主,还有靶向治疗;放疗外照射用于局部复发姑息或术后残留补充,内照射用于早期残留;特殊人群中,老年患者需评估一般状况谨慎手术和调整化疗,年轻患者关注生育功能保留,妊娠期患者需综合胎儿和孕妇情况选择治疗方案。
一、手术治疗
1.全面分期手术:适用于早期卵巢肿瘤(Ⅰ、Ⅱ期)患者。通过切除患侧附件、子宫、大网膜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等,明确肿瘤分期,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对于年轻、有生育需求且符合条件的早期患者,可考虑保留生育功能的手术,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术后需密切随访。例如,对于年龄较轻、单侧、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且对侧卵巢外观正常、腹腔冲洗液细胞学检查阴性的患者,可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术后需监测患者生殖功能及肿瘤复发情况。
2.肿瘤细胞减灭术:主要用于晚期卵巢肿瘤(Ⅲ、Ⅳ期)患者。尽可能切除所有原发灶及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病灶直径小于1cm。对于部分初始不可切除的晚期患者,可先进行新辅助化疗,使肿瘤缩小后再行肿瘤细胞减灭术,以提高手术切除率和患者预后。例如,对于广泛转移的晚期卵巢癌患者,通过充分的肿瘤细胞减灭术,可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二、化疗
1.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是卵巢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常用于术后辅助治疗和晚期肿瘤的治疗。常用的铂类药物有顺铂、卡铂等,联合药物如紫杉醇等。例如,紫杉醇联合卡铂是卵巢癌常用的化疗方案,多项临床研究表明,该方案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对于不同分期和病理类型的卵巢肿瘤,化疗方案的选择和疗程数有所不同。早期卵巢癌术后常需进行3-6个疗程的化疗,晚期卵巢癌则可能需要更多疗程的化疗。
2.靶向治疗:随着对卵巢癌分子生物学机制的深入研究,靶向治疗逐渐应用于临床。例如,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贝伐珠单抗,可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来发挥抗肿瘤作用。对于部分晚期卵巢癌患者,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但靶向治疗也有一定的适应证和不良反应,需要在医生的严格评估下使用。
三、放疗
1.外照射放疗:在卵巢肿瘤治疗中应用相对较少,主要用于局部复发肿瘤的姑息治疗或术后有残留病灶的补充治疗。例如,对于盆腔局部复发且无法再手术的患者,可考虑外照射放疗以缓解症状。但放疗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如放射性肠炎、骨髓抑制等,需要权衡利弊后谨慎选择。
2.内照射放疗:即腹腔内灌注放射性核素,主要用于早期卵巢癌术中肿瘤细胞减灭不彻底或有残留病灶的情况。通过向腹腔内灌注放射性核素,可对腹腔内残留的肿瘤细胞进行局部照射,但该治疗方式也有一定的并发症风险,如肠粘连等。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卵巢肿瘤患者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时需充分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肝肾功能等一般状况。手术风险相对较高,需谨慎评估手术适应证。化疗时要密切监测药物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耐受性调整化疗方案。例如,老年患者对铂类药物的肾毒性耐受性较差,使用时需密切监测肾功能。
2.年轻患者:年轻患者关注生育功能的保留。对于有生育需求的患者,在手术和化疗方案的选择上要更加谨慎。手术时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和子宫,化疗要选择对生殖功能影响相对较小的方案,并在化疗前后对患者的生殖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必要时可采取生殖保存措施,如胚胎冷冻等。
3.妊娠期患者:妊娠期卵巢肿瘤较为少见,治疗需综合考虑胎儿和孕妇的情况。若肿瘤为良性且无明显症状,可待妊娠中期后再行手术;若为恶性肿瘤,需尽早手术,根据肿瘤分期和孕周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化疗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必要时终止妊娠以进行规范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