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炎和喉癌的区别
咽炎分为急性和慢性,发病与感染、局部刺激等有关,急性有急起症状及全身表现,慢性有咽部不适等表现;喉癌是喉黏膜上皮恶性肿瘤,与多种因素有关,不同类型表现不同;检查包括体格、实验室检查(咽炎)及喉镜、影像学检查(喉癌);治疗上咽炎对症或除因等,喉癌手术、放化疗等,需个性化方案及关注相关问题
一、定义与发病机制
1.咽炎:是发生在咽部黏膜、黏膜下组织的炎症,可分为急性咽炎和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多由病毒、细菌感染引起,如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慢性咽炎常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分泌物刺激等因素导致,其发病机制涉及咽部黏膜的长期炎症反应,局部免疫功能失调等。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发病,例如儿童可能因上呼吸道感染等诱发急性咽炎,而长期吸烟、饮酒的成年人慢性咽炎患病率相对较高。
2.喉癌:是发生于喉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主要的发病机制与长期吸烟、饮酒、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职业暴露(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等)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是多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导致喉黏膜上皮细胞的基因突变、增殖失控等。喉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可能与男性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及职业暴露风险相对更高有关。
二、临床表现
1.咽炎
急性咽炎:起病较急,常先有咽部干燥、灼热感,随后出现疼痛,吞咽时加重,可伴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检查可见咽部黏膜急性充血、肿胀。儿童患急性咽炎时可能全身症状相对更明显,如高热等,需密切关注体温变化及精神状态。
慢性咽炎:主要表现为咽部不适感,如异物感、灼热感、干燥感等,常有刺激性咳嗽,伴少量黏痰,一般全身症状不明显。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差异不大,但儿童慢性咽炎可能因表述不清而易被忽视,需通过观察其咽部表现及日常症状来判断。
2.喉癌
声门上型喉癌:早期可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咽部异物感、吞咽不适、咳嗽等,肿瘤增大后可出现呼吸困难、颈部淋巴结转移等表现。
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呈进行性加重,肿瘤增大可导致呼吸困难。
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呼吸困难等。喉癌患者的临床表现因肿瘤发生部位、大小等不同而有差异,中老年男性是高发群体,需特别关注该人群出现的声音嘶哑等异常表现,及时排查。
三、检查方法
1.咽炎
体格检查: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检查咽部,观察黏膜颜色、有无充血、肿胀、分泌物等情况。儿童进行喉镜检查时需更加轻柔、谨慎,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实验室检查:对于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咽炎,可进行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等;病毒感染时,血常规可能显示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等。
2.喉癌
喉镜检查:包括间接喉镜、直接喉镜、纤维喉镜等,可直接观察喉部病变的部位、形态、大小等,还可在喉镜下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这是确诊喉癌的金标准。对于儿童喉癌的检查,需选择合适的检查方式和时机,确保检查安全有效。
影像学检查:如颈部CT、MRI等,可了解肿瘤的侵犯范围、颈部淋巴结转移情况等,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四、治疗原则
1.咽炎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休息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可使用抗生素治疗,如青霉素类等(具体药物需根据病情及药敏试验选择,但不涉及具体剂量等服用指导)。儿童急性咽炎使用抗生素时需严格遵循用药原则,避免滥用。
慢性咽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戒酒、治疗鼻腔鼻窦疾病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
2.喉癌
手术治疗:根据肿瘤的部位、分期等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如喉部分切除术、全喉切除术等,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
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单独用于晚期喉癌的治疗。
化疗:多用于晚期喉癌或术后辅助治疗等情况。喉癌的治疗需多学科协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需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尤其是全喉切除术后患者的语言康复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