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咽喉炎与喉癌
咽喉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等诱发,有相应症状及喉镜表现,治疗分病毒和细菌感染情况;慢性由多种因素致,有特定症状及治疗原则。喉癌症状因部位而异,发病与多种因素相关,发病年龄及性别有特点,喉镜和影像学检查可鉴别,治疗根据分期等综合采用手术、放疗、化疗等。
一、症状表现
1.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起病较急,初起时咽部干燥、灼热,继有疼痛,吞咽时加重,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和四肢酸痛等。局部可见咽部黏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隆起,表面可见黄白色点状渗出物,下颌淋巴结肿大并有压痛。
慢性咽喉炎:主要症状为咽部不适感、异物感、痒感、灼热感、干燥感或刺激感,还可有微痛。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咳出。各年龄人群均可发病,生活中用嗓过度、长期处于污染环境等是常见诱因。
2.喉癌:
喉癌的症状与癌肿发生的部位有关。声门上型喉癌早期可仅有咽部不适、异物感,肿瘤表面溃烂时则有咽喉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吞咽时明显;晚期可出现吞咽困难、呼吸困难等。声门型喉癌早期主要症状为声音嘶哑,且逐渐加重,肿瘤增大时,阻塞声门可出现呼吸困难;声门下型喉癌早期症状不明显,肿瘤溃烂时可出现咳嗽、痰中带血,肿瘤增大可阻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多见于中老年男性,长期吸烟、饮酒、接触化学致癌物质(如石棉、芥子气等)、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等是高危因素。
二、发病特点
1.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多见,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等多见,受凉、疲劳、长期受化学气体或粉尘的刺激、吸烟过度等因素易诱发。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病,且发病率较高。
慢性咽喉炎常为急性咽喉炎反复发作、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刺激、辛辣食物等长期刺激所致,中老年人群相对更易因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患病。
2.喉癌:
喉癌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吸烟是最重要的高危因素,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发病率越高;饮酒与吸烟有协同致癌作用;长期接触石棉、芥子气等化学物质、空气污染、病毒感染(如人乳头状瘤病毒16、18型等)、性激素及其受体等均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发病年龄多在50~70岁,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
三、医学检查鉴别
1.喉镜检查:
咽喉炎:喉镜下可见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表现,但喉部结构一般无明显异常。
喉癌:喉镜下可发现喉部新生物,新生物形态多样,可为菜花样、溃疡型、结节型等,可通过喉镜取组织进行病理检查以明确诊断,病理检查是区分咽喉炎与喉癌的金标准。
2.影像学检查:
咽喉部CT或MRI:咽喉炎患者一般无喉部结构的明显异常改变;喉癌患者可发现喉部肿瘤的大小、部位、侵犯范围等情况,有助于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制定治疗方案。
四、治疗原则差异
1.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对症治疗即可,如多饮水、注意休息,可应用清热解毒的中成药等;细菌感染引起的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慢性咽喉炎:主要是去除病因,如戒烟酒、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积极治疗鼻和呼吸道慢性炎症等,局部可使用含漱液、含片等缓解症状。各年龄人群治疗时均需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儿童患者需特别注意避免使用可能有较大副作用的药物,优先选择温和的局部治疗方法。
2.喉癌:
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根据肿瘤的分期、患者的身体状况等综合制定治疗方案。手术治疗是喉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喉癌可通过手术保留喉部功能,中晚期喉癌可能需要切除部分或全部喉部并进行发音重建等;放疗可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或晚期喉癌的姑息治疗;化疗多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患者的综合治疗。不同年龄、身体状况的患者在治疗选择上需充分评估,比如老年患者身体耐受性较差,在治疗方案选择上要更谨慎权衡利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