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宫颈癌筛查后出血
做完宫颈癌筛查后可能因取材过程正常轻微损伤或本身存在宫颈病变而出血,轻微出血可通过休息、保持外阴清洁、观察出血情况处理,存在宫颈病变需据年龄、病史进一步处理,出血量大、时间长或伴有其他严重不适时需及时就医
一、可能的原因及对应情况
(一)取材过程中的正常轻微损伤
1.年龄因素:不同年龄段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如TCT-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或HPV-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时,由于宫颈局部组织的发育和状况不同,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情况。例如,年轻女性宫颈组织相对较嫩,可能更易在取材时出现轻微损伤导致出血,但一般多为短暂少量。
2.生活方式:长期吸烟、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影响身体的凝血功能等,不过在宫颈癌筛查取材导致出血方面,主要还是与取材操作对宫颈局部组织的影响相关。如果本身有熬夜等情况,可能身体恢复相对慢一些,但这不是导致出血的根本原因,根本原因是取材操作对宫颈组织的接触和损伤。
3.病史:既往有宫颈炎症等病史的女性,宫颈组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的充血等情况,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取材时,就更容易出现出血情况,且出血可能相对稍多或持续时间稍长。一般是在取材后出现少量阴道出血,多在1-2天内自行停止。
(二)本身存在宫颈病变
1.年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宫颈病变的发生率相对升高。如果存在宫颈病变,如宫颈息肉、宫颈上皮内瘤变等,在进行宫颈癌筛查取材时,就更易导致较明显的出血。例如,宫颈息肉本身是宫颈黏膜的赘生物,质地较脆,取材时很容易引起出血。
2.生活方式:长期口服避孕药等可能影响体内激素水平,进而对宫颈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而有宫颈病变的女性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就更易出血。但生活方式不是导致宫颈病变的根本原因,只是可能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3.病史:有HPV持续感染病史的女性,发生宫颈病变的风险较高,在进行宫颈癌筛查时,由于宫颈组织可能已经存在病变,所以取材后出血的可能性增大,且出血情况可能相对复杂,需要进一步评估。
二、应对措施
(一)轻微出血的一般处理
1.休息:无论哪个年龄段的女性,出现做完宫颈癌筛查后出血(少量)时,都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年轻女性休息好有助于身体尽快恢复,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休息也利于身体机能的自我调整来促进止血。
2.保持外阴清洁:不管年龄、性别等因素,都要每天用温水清洗外阴,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防止感染。这是因为有出血情况时,阴道环境相对潮湿,容易滋生细菌,保持清洁可降低感染风险。
3.观察出血情况:密切观察出血的量、颜色等变化。如果是少量淡红色出血,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多可自行停止。但如果出血增多,如达到月经量或伴有明显腹痛等不适,就需要及时就医。
(二)存在宫颈病变时的进一步处理
1.年龄相关考虑:对于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发现因宫颈病变导致的筛查后出血,需要更加谨慎评估。由于这部分女性发生宫颈恶性病变的风险相对更高,所以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明确病变情况,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对于宫颈息肉可能需要手术摘除等。
2.病史相关处理:有HPV持续感染病史且出现筛查后出血的女性,要根据具体的宫颈病变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宫颈上皮内瘤变,可能需要根据病变的级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如低级别病变可能观察随访,高级别病变可能需要进行宫颈锥切等手术治疗。
三、何时需及时就医
1.出血量大:无论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如何,只要做完宫颈癌筛查后阴道出血量较多,如相当于月经量或更多,就需要立即就医。因为大量出血可能提示有较严重的损伤或病变情况,需要及时处理。
2.出血时间长:如果出血持续超过7天仍未停止,不管是年轻女性还是中老年女性,不管既往有无特殊病史等情况,都要及时就医。因为长时间出血可能会引起贫血等并发症,需要明确原因并进行相应处理。
3.伴有其他严重不适:如果做完宫颈癌筛查后出血同时伴有剧烈腹痛、发热等症状,不管年龄、性别等因素,都要尽快就医。剧烈腹痛可能提示有盆腔感染等情况,发热可能是感染的表现,需要及时诊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