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肿瘤的临床表现
膀胱肿瘤有多种临床表现,血尿是最常见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有多种表现形式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患者有膀胱刺激症状,由肿瘤坏死、溃疡或合并感染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等引起;肿瘤较大或在颈部时可致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等;肿瘤较大时腹部可触及肿块;还可有转移相关症状及晚期全身症状如消瘦等。
一、血尿
1.特点:是膀胱肿瘤最常见和最早出现的症状。多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表现为间歇性发作,有时可自行停止或减轻。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大小、数目及恶性程度并不一定成正比。例如,一些分化较好的乳头状肿瘤可能也会出现较为明显的血尿,而一些低级别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有时血尿可能相对较轻但持续存在。从年龄角度看,各年龄段都可能发生,但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因为膀胱肿瘤的发病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从性别上,男性发病风险相对高于女性。生活方式方面,长期接触某些致癌物质(如苯胺类化学物质)的人群,如染料、橡胶、塑料等行业的工人,发生膀胱肿瘤出现血尿的风险更高。有膀胱肿瘤家族史的人群,出现血尿等临床表现的风险也可能增加。
2.具体表现形式:可呈全程血尿,即从排尿开始到结束都是血尿;也可呈初始血尿(仅排尿开始时血尿)或终末血尿(排尿结束前出现血尿)。
二、膀胱刺激症状
1.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这是由于肿瘤坏死、溃疡或合并感染所致。在儿童患者中,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相对成人可能提示病情进展较快或肿瘤恶性程度相对较高的情况,需要高度重视。女性患者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时,需与泌尿系统感染等疾病鉴别,但膀胱肿瘤导致的膀胱刺激症状往往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且会随肿瘤进展而持续存在并加重。长期吸烟的人群,由于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可能影响泌尿系统,更容易在发生膀胱肿瘤时出现膀胱刺激症状。有膀胱慢性炎症病史的患者,发生膀胱肿瘤时出现膀胱刺激症状的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仔细排查。
2.机制:肿瘤组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同时肿瘤合并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进一步刺激膀胱,引起膀胱的频繁收缩,从而产生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三、排尿困难
1.原因:肿瘤较大或生长在膀胱颈部时,可阻塞尿道内口,导致排尿困难。老年男性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若同时发生膀胱肿瘤,排尿困难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对于老年患者,需要综合评估膀胱肿瘤和前列腺疾病对排尿的影响。儿童患者发生膀胱肿瘤导致排尿困难相对较少见,但一旦出现,往往提示肿瘤体积较大或位置特殊。长期留置导尿管等有泌尿系统操作史的患者,发生膀胱肿瘤时出现排尿困难的风险可能增加,因为泌尿系统操作可能损伤膀胱黏膜,增加肿瘤发生风险,同时肿瘤生长可能进一步影响排尿。
2.表现: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即膀胱内尿液无法排出。
四、腹部肿块
1.出现情况:当肿瘤较大时,可在腹部触及肿块。多位于下腹部耻骨上方,质地可能硬或韧。在儿童中,家长若发现孩子下腹部有无痛性肿块,需高度警惕膀胱肿瘤的可能。对于肥胖人群,腹部肿块的触及可能相对困难,需要更仔细的触诊。有膀胱肿瘤病史且复发的患者,腹部肿块出现的概率相对更高,因为肿瘤复发可能导致肿瘤体积增大。
2.形成机制:肿瘤逐渐增大,突破膀胱壁向周围组织浸润或向膀胱外生长,从而在腹部可以触及到肿块。
五、其他症状
1.转移相关症状:如果膀胱肿瘤发生转移,会出现相应转移部位的症状。如转移至骨骼,可引起骨痛;转移至肺部,可出现咳嗽、咯血等症状。对于有远处转移风险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来排查转移情况。老年患者发生膀胱肿瘤转移时,身体各器官功能相对较弱,对转移症状的耐受程度较低,需要更精心的护理和监测。有长期膀胱肿瘤病史控制不佳的患者,转移的风险相对较高。
2.全身症状:晚期患者可出现消瘦、乏力、贫血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肿瘤消耗身体能量、慢性失血等原因导致。对于营养状况较差的患者,出现全身症状的风险更高,需要注意加强营养支持。儿童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全身症状的出现会严重影响其生长发育,需要多学科团队进行综合治疗和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