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腺样体肥大怎么办
腺样体是儿童时期处于增生旺盛阶段的淋巴组织,其肥大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等有关,有局部和全身症状,可通过体格检查、鼻咽镜、影像学检查评估,有观察等待、控制感染与过敏等非药物干预,手术有指征及方式,儿童术前要心理和呼吸道准备,术后要体位、伤口等护理,需根据病情选合适治疗方案并关注儿童特点护理
一、腺样体肥大的定义与相关因素
腺样体又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部与后壁交界处,属于淋巴组织。儿童时期腺样体处于增生旺盛阶段,2-6岁时为增殖高峰期,10岁以后逐渐萎缩。其肥大可能与反复的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等因素有关,比如长期的鼻炎、鼻窦炎等炎症刺激可导致腺样体反复发炎、增生肥大。
二、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
1.局部症状
鼻塞:腺样体肥大会堵塞后鼻孔,引起鼻塞,严重时可出现张口呼吸、睡眠打鼾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长期鼻塞可能影响面部发育,出现腺样体面容,表现为上颌骨变长、腭骨高拱、牙列不齐、上切牙突出、唇厚、缺乏表情等。
耳部症状:堵塞咽鼓管咽口,可引起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听力下降等症状。
咽喉及下呼吸道症状:分泌物刺激咽喉部及下呼吸道,可引起咽部不适、咳嗽等,还可能反复发生气管炎等下呼吸道疾病。
2.全身症状:主要为慢性中毒及反射性神经症状,如营养发育不良、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夜惊、磨牙、遗尿等。
三、腺样体肥大的评估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前鼻镜检查,可见鼻咽部有粉红色、分叶状淋巴组织块。
2.鼻咽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腺样体的大小、部位等情况。
3.影像学检查:如鼻咽侧位X线片或CT检查,可测量腺样体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一般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宽度≥0.6为腺样体肥大。
四、非药物干预措施
1.观察等待:对于症状较轻的患儿,尤其是腺样体处于生理性增生阶段且无明显不适的情况,可密切观察,因为部分儿童的腺样体可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此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患儿的呼吸、睡眠等情况,定期到医院复查。
2.控制感染与过敏
感染控制:如果腺样体肥大是由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要积极治疗原发的感染性疾病,如存在细菌感染时,可根据病情合理选用抗生素等进行抗感染治疗,但需严格遵循儿科用药原则,避免滥用。
过敏控制:对于合并过敏因素的患儿,要避免接触过敏原,如尘螨、花粉等。可通过环境控制(如使用空气净化器、定期清洁床上用品等)、药物抗过敏治疗(如使用抗组胺药物等,但要注意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适用性)来控制过敏症状,从而减轻腺样体的炎症反应。
五、手术干预
1.手术指征
腺样体肥大引起长期鼻塞、张口呼吸、睡眠打鼾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已引起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效果不佳,或反复发生化脓性中耳炎者。
腺样体肥大导致面部发育异常(腺样体面容)或影响儿童生长发育者。
2.手术方式: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为腺样体切除术,可通过鼻内镜下进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手术要充分考虑儿童的年龄、身体状况等因素,确保手术安全。
六、特殊人群(儿童)的护理与注意事项
1.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儿童可能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家长要给予儿童充分的心理安抚,向其简单解释手术的过程和安全性,缓解其紧张情绪。
呼吸道准备:保持患儿鼻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清洗鼻腔,减少鼻腔分泌物,降低术后感染的风险。同时,要注意避免患儿呼吸道感染,如有感冒等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调整手术时间。
2.术后护理
体位护理:术后患儿一般采取去枕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
伤口观察:密切观察患儿伤口有无出血情况,如发现口咽部有鲜血流出或患儿频繁吞咽,要及时告知医生进行处理。
饮食护理:术后6小时可给予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稀粥等,避免过热、过硬的食物刺激伤口,影响愈合。
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可使用生理盐水漱口,防止口腔感染。
并发症观察:注意观察患儿有无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警惕术后出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对于小孩子腺样体肥大的处理要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综合考虑各种因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同时在整个过程中要注重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给予全面的护理和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