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自查宫颈癌
宫颈癌的相关检查与诊断可从临床症状观察、妇科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方面进行。临床症状包括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及阴道排液等;妇科检查有视诊和触诊;宫颈细胞学检查包含TCT和HPV检测;阴道镜检查用于进一步明确可疑病变部位并活检;宫颈活检是确诊金标准,且有相应注意事项,不同人群自查时需根据自身情况重视相关检查。
一、临床症状观察
1.阴道出血:
接触性出血:在性生活后或妇科检查后出现阴道少量出血,这是宫颈癌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研究表明,约70%-80%的宫颈癌患者会出现接触性出血。例如,性生活时或进行妇科双合诊等检查操作后,阴道有鲜血流出或白带中带有血丝。
不规则阴道出血:非经期出现阴道流血,尤其是绝经后女性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需高度警惕宫颈癌。年轻患者可能表现为经期延长、经量增多;老年患者常为绝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阴道排液:
患者阴道会排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样或米泔状、有腥臭味的液体。晚期患者因癌组织坏死伴感染,可有大量米汤样或脓性恶臭白带。有研究发现,阴道排液异常是宫颈癌的重要表现之一,其发生率较高。
二、妇科检查
1.视诊:
医生通过肉眼观察宫颈的外观,查看宫颈是否有赘生物、溃疡、糜烂等异常情况。正常宫颈表面光滑,若宫颈出现菜花状、结节状新生物等,提示可能存在宫颈病变。
2.触诊:
进行妇科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触摸宫颈的质地、大小、活动度等。宫颈癌患者宫颈可能质地变硬、与周围组织粘连、活动度差等。
三、宫颈细胞学检查
1.TCT检查(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是宫颈癌筛查的基本方法。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进行细胞学分类诊断。TCT检查可以发现宫颈细胞是否有异常改变,如癌细胞或癌前病变细胞等。一般建议有性生活的女性定期进行TCT检查,尤其是30岁以上的女性,常规筛查中TCT检查能有效发现早期宫颈病变,其灵敏度较高,能检测出大部分的癌前病变和癌细胞。
2.HPV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高危型HPV持续感染可引起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HPV检测可以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如果HPV检测结果为阳性,尤其是高危型HPV持续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等检查以明确宫颈是否有病变。
四、阴道镜检查
1.检查目的:
当宫颈细胞学检查异常(如TCT提示ASCUS、ASCH等)或HPV高危型阳性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可以放大宫颈图像,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等情况,发现肉眼难以察觉的病变部位,并在可疑病变部位进行活检,以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及病变的性质。例如,在阴道镜下可以清晰观察到宫颈上皮的醋白反应、镶嵌、点状血管等异常表现,这些异常表现往往提示可能存在宫颈病变。
2.检查过程:
医生会将阴道镜镜头放入阴道内,暴露宫颈,然后用3%-5%醋酸溶液涂抹宫颈,观察宫颈上皮的变化,再用卢戈氏碘液染色,进一步判断宫颈病变的范围和程度,最后在可疑病变部位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
五、宫颈活检
1.活检意义:
宫颈活检是确诊宫颈癌的金标准。通过在宫颈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能够明确组织是否有癌细胞,以及病变的具体类型和程度。例如,病理报告可以明确是宫颈鳞状细胞癌、腺癌还是其他类型的癌等,同时还能判断病变是原位癌还是浸润癌等。
2.活检注意事项:
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女性,需要先纠正凝血功能后再进行活检,以避免活检后出血过多。对于妊娠期女性,进行活检需要谨慎评估,充分考虑对妊娠的影响。一般在活检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一段时间,防止感染。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在自查宫颈癌时需要注意:年轻女性如果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过早等不良生活方式,更应重视宫颈相关检查;老年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下降,更要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有HPV感染病史的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关注宫颈病变情况,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相关检查;男性虽然不是宫颈癌的直接发病主体,但其携带HPV并传播给女性也是导致女性宫颈癌的重要因素,所以男性在性生活中也应注意卫生等情况间接保护伴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