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怎么治疗
不同出血情况有一般急救、药物、内镜、介入、外科手术等治疗方式,老年、儿童、妊娠等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一般急救需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药物治疗中血管加压素等有各自特点;内镜治疗包括套扎术和硬化剂注射治疗;介入有TIPS;外科手术有分流术和断流术;特殊人群治疗各有侧重,要综合评估谨慎处理。
一、一般急救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出血时易发生误吸,应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除口腔内的血液和分泌物,防止窒息,对于有呼吸困难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气管插管等操作,这在老年患者中尤为重要,因为老年患者本身呼吸功能可能相对较弱,误吸风险更高。
2.补充血容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生理盐水、葡萄糖盐水或胶体溶液等,纠正休克状态,维持有效血液循环,根据患者的出血量、生命体征等情况来调整补液速度和补液量,比如对于失血较多的患者需要快速补液,但要注意避免补液过快导致急性肺水肿等并发症,在有心血管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更需谨慎调整补液量和速度。
二、药物治疗
1.血管加压素及其类似物:通过收缩内脏血管,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但可能会引起冠状动脉收缩等不良反应,在有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中需慎用,目前有特利加压素等新一代药物,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2.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能显著减少内脏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止血效果确切,不良反应相对较少,适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尤其对于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患者更为合适,因为其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较小。
三、内镜治疗
1.内镜下套扎术(EVL):利用橡皮圈套扎食管曲张静脉,使其缺血坏死、脱落,达到止血目的,一般可分次进行,对于食管静脉曲张为主的出血患者较为适用,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避免损伤食管黏膜等,术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血复发等情况,老年患者术后要注意观察有无吞咽困难等并发症的发生。
2.内镜下硬化剂注射治疗(EIS):将硬化剂直接注射到曲张静脉内,使静脉闭塞、血管周围组织纤维化,从而达到止血效果,对于胃底静脉曲张出血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可能会出现溃疡、穿孔等并发症,在操作时要严格控制硬化剂的剂量和注射部位。
四、介入治疗
1.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通过介入手段在肝内建立门静脉与肝静脉之间的分流通道,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药物、内镜治疗无效或反复出血的患者,但术后可能会出现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在评估患者肝功能等情况时要谨慎,对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较高的患者需权衡利弊,老年患者和有认知障碍等情况的患者在术后要密切观察有无肝性脑病的早期表现。
五、外科手术治疗
1.门体分流术:通过手术建立门体静脉分流,降低门静脉压力,适用于经过严格内科治疗无效的患者,但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等,在考虑手术治疗时要综合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肝功能等,对于年轻、一般情况较好、肝功能代偿较好的患者可考虑手术,但老年患者等一般情况较差的患者手术风险较高。
2.断流术:通过阻断门奇静脉间的反常血流,达到止血目的,主要针对胃底静脉曲张出血等情况,手术方式有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的消化道功能恢复情况等,不同年龄、不同基础疾病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可能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护理和康复指导。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老年患者多伴有基础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药物选择要考虑对基础疾病的影响,内镜及介入、手术治疗时要评估其耐受能力,术后要加强监测和护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2.儿童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在儿童中相对较少见,多与先天性门脉高压等疾病有关,治疗时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等相对温和的方式,严格掌握药物、内镜、介入及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因为儿童各器官功能发育尚未完善,治疗风险相对较高,要充分权衡利弊。
3.妊娠患者:妊娠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较为危急,治疗时要在保障母婴安全的前提下进行,药物选择要考虑对胎儿的影响,内镜治疗要注意操作的轻柔,介入及手术治疗要谨慎评估对妊娠和胎儿的影响,加强多学科协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