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
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需经临床问诊、临床检查(包括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不同类型肿瘤有相应检查要点,如牙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唾液腺肿瘤沃辛瘤、恶性肿瘤鳞状细胞癌等,需综合多种手段,考虑患者多因素以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
一、临床问诊
1.现病史询问
肿瘤相关症状:了解患者是否有口腔颌面部肿块,肿块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有无疼痛、麻木、溃疡、出血等表现。例如,若肿块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大,需高度警惕恶性肿瘤可能。不同年龄人群表现可能不同,儿童口腔颌面部肿瘤相对少见,但如出现迅速增大的肿块也需重视;对于有长期吸烟饮酒史的中老年患者,恶性肿瘤的可能性相对更高。
全身情况:询问患者有无发热、消瘦、乏力等全身症状,了解患者的饮食、睡眠等一般情况,因为恶性肿瘤可能导致全身消耗症状。
2.既往史询问
口腔疾病史: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口腔颌面部的疾病,如牙源性感染、良性肿瘤等,这些病史可能与口腔颌面部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其他系统疾病史:了解患者有无其他系统的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因为这些疾病可能会影响检查和治疗的过程,例如糖尿病患者口腔手术时需注意血糖控制等情况。
二、临床检查
1.体格检查
口腔局部检查:观察口腔颌面部的外形、对称性,触摸肿块的部位、大小、质地、活动度、边界等情况,检查有无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淋巴结的情况。不同性别患者口腔颌面部结构有一定差异,但检查方法和重点相同,通过触摸可以初步判断肿块的性质。对于儿童患者,检查时需更加轻柔,避免引起患儿不适。
面部神经检查:检查面部神经的功能,包括面神经的运动和感觉功能,如闭目、皱眉、鼓腮等动作是否正常,面部皮肤的感觉是否正常,因为口腔颌面部肿瘤可能累及面神经等。
2.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包括曲面体层片等,可用于观察颌骨的骨质变化,如有无骨质破坏、肿瘤的边界等情况。对于怀疑颌骨肿瘤的患者有重要价值,不同年龄患者颌骨的发育情况不同,X线表现也会有所差异。
CT检查:能更清晰地显示口腔颌面部的软硬组织情况,精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例如,可以明确肿瘤是否侵犯上颌窦、颞下窝等部位。对于儿童患者,需严格控制辐射剂量,但在必要时仍需进行检查以明确病情。
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在显示肿瘤与周围血管、神经等重要结构的关系方面具有优势。尤其适用于肿瘤侵犯软组织或神经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了解患者的血红蛋白、白细胞等指标,若白细胞升高可能提示有感染等情况,而贫血可能与肿瘤的慢性消耗等有关。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正常参考值有差异,儿童的正常参考值与成人不同。
生化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血糖等检查,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为后续可能的治疗提供基础信息。例如,糖尿病患者需关注血糖水平以调整治疗方案。
4.病理检查
活检:是确诊口腔颌面部肿瘤的金标准。包括切取活检、细针吸取活检等方法。切取活检适用于表面有溃疡或菜花状的肿瘤,细针吸取活检适用于深部肿瘤或怀疑为转移性肿瘤的情况。在进行活检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造成肿瘤细胞的种植转移等情况。对于儿童患者,活检操作需更加谨慎,充分考虑患儿的耐受情况和术后恢复等问题。
三、不同类型口腔颌面部肿瘤检查要点
1.牙源性肿瘤
成釉细胞瘤:影像学检查可见颌骨呈多房性透射影,边界清楚,病理检查可见肿瘤上皮形成的滤泡等特征性表现。检查时需重点关注颌骨的骨质改变及肿瘤与周围牙齿的关系等。
2.唾液腺肿瘤
沃辛瘤: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常有吸烟史,影像学检查可见腮腺区的圆形或椭圆形肿块,核素扫描呈“热结节”为其特征性表现。检查时需注意与其他唾液腺肿瘤鉴别。
3.恶性肿瘤
鳞状细胞癌:好发于中老年男性,常有烟酒等不良生活方式,口腔局部可见溃疡、菜花状新生物等,病理检查可见癌细胞的异形性等表现,影像学检查可明确肿瘤侵犯范围等情况。
总之,口腔颌面部肿瘤的检查需要通过详细的问诊、全面的体格检查、多种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等综合手段来明确诊断,不同的肿瘤类型有其相应的检查特点,在检查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等因素,以确保准确诊断和合理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