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筛查做哪几项检查
宫颈相关检查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CT)、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检。TCT通过采集细胞观察判断异常,21岁有性生活女性可查,检查前需注意相关事项;HPV检测查高危型,25岁以上等特定人群可联合TCT,检查前有注意事项;阴道镜检查在TCT或HPV异常时进行,适用于特定人群,检查前后有注意事项;宫颈活检是确诊金标准,适用于阴道镜发现可疑病变者,活检后有注意事项。
一、宫颈细胞学检查
1.:
常用的是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通过采集宫颈表面及宫颈管内的细胞,制片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细胞。TCT能够发现宫颈细胞的早期病变,其原理是基于正常细胞和病变细胞在形态学上的差异。大量研究表明,TCT对于宫颈癌前病变的检出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例如一些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TCT在宫颈癌筛查中的阳性检出率能够达到一定的比例,从而为早期发现宫颈病变提供重要依据。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一般有性生活的女性从21岁开始就可以进行TCT检查。在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灌洗或使用阴道栓剂等,以免影响检查结果。对于妊娠期女性,由于妊娠期宫颈的生理变化,检查时需要谨慎评估,通常建议在非妊娠期进行TCT检查,因为妊娠期进行检查可能会对宫颈造成一定刺激,增加流产等风险。
二、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
1.:
HPV检测主要是检测是否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因为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的主要危险因素。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杂交捕获法等。高危型HPV包括HPV16、18、31、33等多种亚型,其中HPV16和HPV18是导致宫颈癌最常见的亚型。研究发现,约70%的宫颈癌与HPV16和HPV18感染有关,通过HPV检测可以早期发现是否存在高危型HPV感染,进而采取进一步的监测或干预措施。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HPV检测可以与TCT联合进行筛查。对于25岁以上的女性,尤其是TCT结果异常或单独进行HPV检测时,如果HPV高危型阳性,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等。在进行HPV检测前,同样要注意避免在经期进行,且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阴道用药等,原因是这些操作可能会影响样本中HPV病毒的检测准确性。对于有多个性伴侣、性生活开始年龄较早等高危因素的女性,应更积极地进行HPV检测,因为这类人群感染HPV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阴道镜检查
1.:
当TCT或HPV检测结果异常时,需要进行阴道镜检查。阴道镜检查是将阴道镜镜头放入阴道内,放大宫颈及阴道上皮组织,观察宫颈表面血管形态、上皮色泽等变化,以便发现可疑的病变部位,并在可疑部位取活检送病理检查,从而明确是否存在宫颈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例如,通过阴道镜检查可以发现一些肉眼不易察觉的宫颈病变,对于判断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TCT提示ASC-US(非典型鳞状细胞,意义不明确)及以上,或HPV高危型阳性的女性。在阴道镜检查前,需要注意排空膀胱,检查时可能会有轻微的不适,但一般可以耐受。检查后要注意保持外阴清洁,避免性生活和盆浴1-2周,以防感染。对于绝经后女性,由于阴道黏膜相对较薄,在进行阴道镜检查时要更加轻柔,避免造成损伤。
四、宫颈活检
1.:
宫颈活检是从宫颈病变部位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宫颈病变的金标准。医生会根据阴道镜下观察到的可疑病变部位,用活检钳钳取组织,然后将组织送病理科进行显微镜下观察,以明确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以及具体的病变类型,如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分级等。例如,通过宫颈活检可以准确判断CIN是I级、II级还是III级,不同级别的CIN处理方式不同,I级部分可能会自然消退,而II级、III级则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干预。
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适用于阴道镜检查发现可疑病变部位的女性。在活检后要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保持外阴清洁,按照医生的要求按时服用抗生素等预防感染的药物(仅说明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如果活检后出现阴道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合并有妇科炎症的女性,需要在炎症得到控制后再进行活检,以免炎症影响活检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导致活检后感染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