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息肉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来源:民福康

结肠息肉的发生受遗传、炎症刺激、生活方式、年龄性别及其他疾病相关因素影响,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等是遗传因素所致;肠道慢性炎症等是炎症刺激因素;高脂低纤维饮食等是生活方式因素;50岁以上人群及男性发病风险略高;糖尿病、肥胖等也与结肠息肉形成相关

一、遗传因素

1.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这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由APC基因等遗传突变引起。患者肠道内会大量生长腺瘤性息肉,若不及时干预,几乎都会发展为结肠癌。例如,有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家族史的人群,其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显著高于无家族史人群,研究表明该类人群从青少年时期就可能开始出现息肉,且息肉数量往往较多。

2.错构瘤性息肉综合征:如幼年性息肉病综合征等,也与遗传因素相关,患者肠道会出现错构瘤性息肉,其发生发展与特定的基因异常有关,遗传方式多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家族中若有相关患者,其他成员需提高警惕。

二、炎症刺激

1.肠道慢性炎症:长期的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肠道慢性炎症性疾病,会使肠道黏膜反复受到炎症刺激,导致肠黏膜上皮细胞异常增生,进而形成息肉。以溃疡性结肠炎为例,病程超过10年的患者,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炎症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等会参与息肉的形成过程,持续的炎症环境破坏了肠道黏膜的正常修复机制,促使息肉生成。

2.其他炎症影响:慢性胆囊炎、胆石症等疾病,由于胆汁排泄异常,反流至肠道,长期刺激结肠黏膜,也可能引发结肠息肉。有研究发现,合并胆石症的患者结肠息肉的检出率高于无胆石症人群,胆汁中的某些成分可能改变肠道微环境,诱导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增殖异常。

三、生活方式因素

1.饮食因素

高脂、低纤维饮食:长期摄入高脂肪、低膳食纤维的食物,会使肠道蠕动减慢,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肠道黏膜与致癌物质接触时间增加。例如,高脂肪饮食会导致胆汁酸分泌增多,胆汁酸在肠道细菌作用下可转化为致癌物质,长期刺激结肠黏膜易引发息肉。研究显示,每日膳食纤维摄入量低于20克的人群,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比摄入量充足人群高约30%。

过度饮酒:酒精会损伤肠道黏膜,影响肠道正常的代谢和修复功能。酒精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可直接毒害肠道细胞,导致细胞基因突变,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生几率。长期大量饮酒者结肠息肉的患病率明显高于不饮酒或少量饮酒者。

2.吸烟:吸烟产生的多种有害物质,如尼古丁、多环芳烃等,会进入血液循环并作用于肠道,影响肠道黏膜的血液循环和氧化应激状态。吸烟会增加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吸烟者患结肠息肉的可能性比不吸烟者高20%-30%,且吸烟量越大、吸烟年限越长,风险越高,因为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持续损害肠道黏膜,干扰正常的细胞增殖和凋亡平衡。

四、年龄和性别因素

1.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结肠黏膜的修复能力逐渐下降,肠道内环境容易出现紊乱。一般来说,50岁以上的人群结肠息肉的发生率明显升高,这与肠道黏膜长期受到各种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且衰老导致的细胞代谢功能减退有关。例如,60-70岁年龄段的人群结肠息肉检出率较30-40岁年龄段高出数倍,主要是因为随着年龄增加,肠道黏膜的屏障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致病因素影响而形成息肉。

2.性别:虽然总体上男女在结肠息肉发病上没有绝对的性别差异,但有研究发现,男性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略高于女性,不过这一差异相对较小。可能与男性的生活方式、职业暴露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比如男性可能更多从事一些接触有害物质的工作,或者有更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比例相对较高,从而增加了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

五、其他疾病相关因素

1.糖尿病: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控制不佳,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会影响肠道神经和血管功能,导致肠道黏膜微循环障碍,营养供应异常,同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改变肠道微生态,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能促进结肠息肉的形成。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结肠息肉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约15%-20%。

2.肥胖:肥胖者往往存在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紊乱情况,体内炎症因子水平升高,如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慢性炎症状态持续存在,而炎症是结肠息肉形成的重要促进因素。此外,肥胖者的脂肪组织会分泌一些脂肪因子,影响肠道细胞的代谢和增殖,导致结肠息肉发生风险增加,肥胖程度越严重,结肠息肉的发病风险越高。

了解疾病
结肠息肉
结肠息肉主要是指患者结肠黏膜层出现的隆起性病变,结肠息肉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基因突变、慢性炎症刺激等原因有关。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肠息肉0.3cm要不要切除?
姜金波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单个直肠息肉癌变可能性不高,有条件的患者可以在肠镜检查时顺便将息肉切除,以防息肉出现病变。息肉的类型可分为腺瘤性息肉、炎症性息肉、绒毛状腺瘤、错构瘤等,在没有经过病理结果分析前统称为息肉,与肠道炎症感染、家族史或是接触放射性物质等因素有关。如果患者息肉小于1cm,且为单发性息肉,可不用手术,定期复查
肠息肉一定要切除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不一定需要切除。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通常不会引起明显的症状表现,一般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患者定期复查即可。如果属于炎症性息肉,经过有效的抗炎治疗干预原发病后,息肉通常会自行消失,也不需要进行手术切除。但是如果患者存在家族性腺瘤性息肉,这类息肉癌变的风险较高,建议患者尽早通过外科
肠息肉和年龄有关吗?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的发生和年龄是有一定的关系的,年龄的增长可能会提高患结肠息肉的几率。结肠息肉发病的具体病机并不明确,但是多与炎症刺激、遗传或者基因突变等原因有关,而长期高脂肪低纤维饮食,经常抽烟酗酒,还有年龄增长,都可能会影响结肠功能,导致结肠上局部组织老化脱落,或者异常增殖,引起结肠息肉生长。除此之外,过
多发性肠息肉会容易癌变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多发结肠息肉是有几率恶变的,建议到正规医院及时检查治疗,凡从黏膜表面突出到肠腔的息肉状病变,在未确定病理性质前均称为息肉。息肉是会癌变的。具体到每个人身上就要看息肉性质的。
肠息肉切除后还会癌变吗?
朱希山 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切除后一般不会发生癌变。结肠息肉的类型较多,其中增生性息肉症状不明显,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切除后通常不会反复发作。而炎症性息肉在炎症反应消退后可能会随之消失,癌变的几率也很低。如果患者存在腺瘤性息肉,则存在一定癌变的趋势,但是如果患者能够尽早切除,术后癌变的几率也会降低,不需要过分担心。患者
肠息肉的早期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通常早期时息肉较小,所以多数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仅在检查时明确病变。随着息肉逐渐增长,患者会出现腹痛、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消化道不适症状;若息肉表面存在较多血管,血管破裂后还会出现消化道出血症状,表现为呕血、黑便;若降结肠息肉较大,堵塞肠腔,还会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习惯改变等现象;且结肠息
肠息肉有哪些症状?
陈隆典 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患者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肠道出血的症状,一般为鲜红色或者暗红色。如果患者息肉较大或者属于多发性息肉,还可出现排便次数增多、腹痛、腹泻等症状。如果结肠息肉过大,可引起肠梗阻、肠套叠,容易出现腹部绞痛的症状。患者可以到医院做直肠指诊、大便常规检查、肠道造影检查等明确诊断。如果患
广基肠息肉是指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广基结肠息肉属于良性的结肠息肉,只是广基结肠息肉的基底部相对比较宽,而且相对更加容易癌变。在临床上多考虑是由于长时间慢性炎症刺激造成的,会造成大便次数增多、大便有粘液以及脓血便。在临床上一旦发现广基结肠息肉就建议尽早采取手术摘除,避免术后后期恶变。同时在术后三个月需要复查下电子结肠镜,因为息肉很容易
做过肠息肉手术后还会复发吗?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大部分情况下,肠息肉手术后不会复发或者复发的概率很低。但如果表现出以下情况,也不能排除肠息肉复发的可能性。第一,如果手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特别是没有完全切除肠息肉的基底部分,息肉可能会再次生长。第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注意及时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如吃辛辣、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可能会造成肠息肉
做了肠息肉手术后注意事项吃什么?
姜雨刚 副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三甲
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主要就是要注意多休息,尽量防止过多的劳动。此外,做了肠息肉手术之后,在饮食上尽量还是以柔软好消化的食物为主,少吃油炸的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防止疲劳和熬夜的发生。此外,在肠息肉手术之后,一定要防止过于干硬的食物,饮食上一定要做到细嚼慢咽。平时也一定要注意保持生活习惯,饮食习
肠息肉会癌变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是否会发生癌变,主要是看结肠息肉属于什么性质。如果是增生性、炎性的息肉,一般不会发生癌变。但是腺瘤样息肉,容易发生癌变。肠癌与腺瘤的癌变有密切关系,在腺瘤样息肉里,比如家族性息肉病、以息肉病为突出表现的林奇综合征、管状腺瘤、绒毛状管状腺瘤,这些腺瘤也有一定的癌变风险。
肠息肉怎么治疗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分为炎性息肉、腺瘤样息肉,需要根据具体的疾病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1.炎性息肉如果是炎性息肉,患者肠道存在慢性炎症,可以遵医嘱选择药物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阿奇霉素等。还可遵医嘱口服益生菌制剂,如双歧杆菌、枯草杆菌等,改善肠道功能。经过一段时间治疗肠炎得到有效控制,结肠息肉也会逐渐消失。2.腺瘤样息肉如果是腺瘤样息肉,
肠息肉术后多久能活动
张昊 主任医师
河南省人民医院 三甲
结肠息肉术后具体活动时间,主要取决于息肉大小以及治疗方法。小息肉主要采用APC方法,较大息肉需要采用EM2,如果息肉相对较深或是较大,需要完整切除,可能需要进行ESD治疗。1.APC方法如果是APC治疗,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地,进行轻微活动,少量散步。2.EM2或是ESD治疗如果是进行EM2或是ESD治疗,建议患者适当延长卧床时间,建议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张颖 副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在乙状结肠粘膜表面隆起性病变的临床诊断。病理上常将结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肿瘤性息肉有恶变倾向,非肿瘤性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错构瘤性息肉等。肿瘤性息肉主要是指腺瘤性息肉,是结肠癌的癌前病变,一般建议结肠镜下切除治疗。
肠息肉手术要住院几天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肠息肉手术需要住一周左右可以出院。住院前一至两天需要抽血化验,了解是否存在出血风险。另外,排查有没有传染病,第二天或者第三天以后开始做手术,常规手术如果没有并发症,两三天以后可以顺利出院,但是如果有并发症,比如出现肠穿孔或者感染,住院时间会长,至少也要半个月左右。
乙状肠息肉是什么意思
王燕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乙状结肠息肉是指在乙状结肠部位长出了一些肉瘤样的物质,而造成这种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炎症刺激所造成。乙状结肠息肉一般都是良性的,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单发乙状结肠息肉一般没有太多症状,也不需要治疗。多发乙状结肠息肉需要手术切除,但乙状结肠息肉很少会发展为肠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