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厚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类型,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等因素引起,病理表现为咽部黏膜等弥漫性慢性炎症,有咽部异物感等症状,通过体格检查和病史询问诊断,需与扁桃体炎等鉴别,治疗包括病因和局部治疗,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等预防
一、定义
肥厚性咽炎是慢性咽炎的一种类型,主要是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慢性炎症,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鼻腔鼻窦病变、长期张口呼吸、烟酒过度等因素引起。
二、病理表现
咽部黏膜充血增厚,黏膜下有广泛的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黏液腺周围的淋巴组织增生突起,在咽后壁上形成多个颗粒状隆起,有时甚至融合成一整片,咽侧索也会增厚。
三、症状表现
1.咽部异物感:患者常感觉咽部有异物,咳之不出,咽之不下,这种异物感在晨起时较为明显,可能与咽后壁的淋巴滤泡刺激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但因儿童表述能力相对较弱,可能表现为频繁清嗓等行为;成年男性若长期吸烟饮酒,因刺激因素持续存在,异物感可能更明显。
2.咽部疼痛:一般为轻微疼痛,急性发作时疼痛可能加重。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及病情严重程度不同而有所不同,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因无法准确表达疼痛而表现为哭闹、拒食等;女性在生理期时,因身体抵抗力相对下降,可能会感觉疼痛较平时略有加重。
3.咽部干燥:患者自觉咽部干燥,需频繁饮水来缓解。老年人因身体机能衰退,唾液腺分泌减少,可能更容易出现咽部干燥的情况;长期处于干燥环境或有张口呼吸习惯的人,咽部干燥症状可能更突出。
4.刺激性咳嗽:由于咽部黏膜增厚及淋巴组织增生刺激咽部感受器,可引起刺激性咳嗽,尤其在晨起或晚上睡觉时可能更为明显。儿童的呼吸道相对较为敏感,发生刺激性咳嗽时可能更容易引起家长的担忧;有过敏体质的人群,因接触过敏原后可能诱发咳嗽加重。
四、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通过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咽部,可见咽部黏膜慢性充血,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咽侧索增厚等典型表现。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在检查时配合度不同,儿童可能需要在家长协助下保持安静才能完成检查;对于不配合的成年患者可能需要采用镇静等特殊手段辅助检查。
2.病史询问: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包括是否有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史、鼻腔鼻窦疾病史、烟酒嗜好等。了解病史有助于明确肥厚性咽炎的诱因,例如长期吸烟的成年男性,需要重点关注吸烟与咽部病变的关系;有过敏性鼻炎的患者,因长期鼻塞张口呼吸,更易引发肥厚性咽炎。
五、鉴别诊断
1.扁桃体炎:扁桃体炎主要表现为扁桃体的红肿、疼痛,有时可见扁桃体表面有脓性分泌物,而肥厚性咽炎主要是咽部黏膜及淋巴组织的病变,通过喉镜检查可清晰区分两者。儿童扁桃体炎与肥厚性咽炎在症状上可能有相似之处,需仔细鉴别;老年患者两者的鉴别也需要结合病史及详细检查。
2.咽喉部肿瘤:咽喉部肿瘤也可能出现咽部异物感、疼痛等症状,但通过喉镜检查可见新生物,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对于年龄较大且症状持续不缓解的患者,需要警惕咽喉部肿瘤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排除。
六、治疗原则
1.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张口呼吸,戒烟戒酒等。例如有慢性鼻窦炎的患者,需要针对鼻窦炎进行规范治疗,以消除咽部的不良刺激因素;长期张口呼吸的患者,若因鼻腔疾病引起,需治疗鼻腔疾病恢复鼻呼吸;吸烟的成年患者必须严格戒烟,以减少对咽部的持续损伤。
2.局部治疗:可使用含漱液漱口,如复方硼砂含漱液等,以清洁咽部,减轻炎症反应。对于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的患者,可采用激光、冷冻等物理治疗方法,但需考虑不同患者的耐受情况,儿童一般不首先选择物理治疗;老年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时需评估身体耐受性。
七、预防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积极治疗鼻腔、鼻窦疾病,避免因鼻塞导致张口呼吸。儿童若有腺样体肥大等鼻腔问题需及时处理;成年人有鼻息肉等疾病要尽早治疗,以维持正常的鼻呼吸功能。
2.避免不良刺激:戒烟戒酒,减少粉尘、化学气体等的吸入。在污染环境中工作的人群要注意佩戴防护口罩;长期接触有害化学物质的人员需做好职业防护,以降低咽部受刺激的风险。
3.增强体质: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锻炼方式有所不同,儿童可选择适合的户外活动,如跑步、跳绳等;老年人可选择散步、太极拳等相对温和的运动方式,通过增强体质来预防肥厚性咽炎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