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卵巢囊肿蒂扭转及有哪些临床表现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急腹症,因卵巢囊肿蒂部扭转致血液循环受阻引发一系列症状。其临床表现有突然一侧下腹剧烈绞痛伴恶心呕吐等腹痛表现,下腹患侧附件压痛、腹肌紧张、可触及包块等腹部体征,早期体温无明显变化,病情进展可低热或休克等全身表现,不同年龄(青春期、育龄期、绝经后)和性别有不同影响,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及有卵巢囊肿病史会增加其风险,有卵巢囊肿病史者需定期检查密切关注囊肿变化。
一、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定义
卵巢囊肿蒂扭转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是由于卵巢囊肿的蒂部发生扭转,导致囊肿的血液循环受阻,进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病症。卵巢囊肿的蒂由骨盆漏斗韧带、卵巢固有韧带和输卵管组成。当蒂扭转时,首先静脉回流受阻,瘤内高度充血或血管破裂,致使瘤体急剧增大,瘤内有出血;随后动脉血流受阻,肿瘤发生坏死变为紫黑色,可继发感染、破裂。
二、卵巢囊肿蒂扭转的临床表现
(一)腹痛
1.疼痛特点:突然发生的一侧下腹剧烈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常呈持续性绞痛,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因为蒂扭转后,囊肿缺血、缺氧,刺激腹膜及周围组织引起强烈的疼痛反应。例如,有研究显示,约80%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以突发下腹剧痛为首发症状。
2.疼痛诱因:疼痛往往在患者突然改变体位,如突然转身、弯腰、剧烈咳嗽等情况下诱发,因为体位的改变会导致囊肿的位置发生变动,从而加重蒂的扭转程度。
(二)腹部体征
1.腹部压痛:下腹患侧附件区域有明显的压痛,按压时疼痛较为剧烈,这是由于局部组织受刺激及炎症反应导致。
2.腹肌紧张:患侧下腹部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腹肌紧张,这是机体对疼痛刺激的一种防御性反应,提示腹腔内存在炎症或病变刺激腹膜。
3.触及包块:部分患者可在腹部触及到肿块,肿块边界不清,有压痛,该肿块即为发生扭转的卵巢囊肿。肿块的大小因囊肿的原有大小及扭转程度而异。
(三)全身表现
1.体温变化:一般来说,早期体温多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的进展,若发生囊肿坏死、感染等情况,可出现低热,体温一般在38℃左右,若感染严重,体温可升高至38.5℃以上。这是因为坏死组织吸收及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导致机体发热。
2.休克表现:病情严重且未及时处理时,患者可能出现休克症状,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血压下降等。这是由于剧烈疼痛及腹腔内出血等因素导致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进而引起休克。例如,有文献报道,约5%-10%的卵巢囊肿蒂扭转患者可出现休克表现。
(四)年龄与性别因素影响
1.不同年龄
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卵巢囊肿相对多见,且卵巢活动度较大,更容易发生蒂扭转。由于该年龄段女性对疼痛的耐受及表达可能存在差异,部分患者可能疼痛表现不典型,但一旦发生蒂扭转,病情进展往往较快,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例如,青春期女性若出现不明原因的下腹剧痛,应警惕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能。
育龄期女性:育龄期女性是卵巢囊肿的高发人群,该时期卵巢功能活跃,卵巢囊肿的发生率相对较高,所以蒂扭转的发生率也相对较高。此阶段女性若有卵巢囊肿病史,更应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可能诱发蒂扭转的因素。
绝经后女性:绝经后女性卵巢囊肿蒂扭转相对少见,但一旦发生,往往病情较为复杂,因为绝经后女性的卵巢及周围组织可能存在一定的退变,且可能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在诊断和治疗上需要综合考虑。
2.性别因素:卵巢囊肿蒂扭转主要发生在女性,男性一般不会发生卵巢相关的囊肿蒂扭转,这是由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所决定的。
(五)生活方式影响
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风险。例如,长期熬夜、过度劳累等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可能影响卵巢的正常功能,增加卵巢囊肿的发生几率,进而增加蒂扭转的风险。而长期久坐、缺乏运动也可能使盆腔血液循环不畅,不利于卵巢的健康,增加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可能性。相反,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适当运动等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卵巢的正常功能,降低卵巢囊肿蒂扭转的发生风险。
(六)病史因素
有卵巢囊肿病史的患者发生蒂扭转的风险明显高于无卵巢囊肿病史的人群。如果患者既往有卵巢囊肿,即使囊肿较小,也存在蒂扭转的潜在风险。例如,既往有卵巢巧克力囊肿、浆液性囊腺瘤等病史的患者,在某些诱因下,如体位突然改变等,容易发生蒂扭转。对于有卵巢囊肿病史的患者,应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密切关注囊肿的变化情况,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以早期发现蒂扭转并进行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