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痘带状疱疹
水痘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水痘主要发生在儿童,有特定皮疹表现及可能的重症情况,带状疱疹多见于成人及老年人,有前驱症状、特定皮疹分布及并发症等,诊断可依表现等,预防包括水痘接种疫苗、隔离防护及带状疱疹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传染源等,特殊人群如儿童、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水痘带状疱疹的病原体
水痘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属疱疹病毒科,具有嗜皮肤和神经的特性。病毒初次感染人体后,会引发水痘,之后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就会导致带状疱疹的发生。
二、水痘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1.发病人群与症状初期:主要发生在儿童,尤其是未接种疫苗的儿童。初期症状包括发热、全身不适等,1-2天后皮肤出现皮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逐渐延及面部,最后达四肢。皮疹初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后变为丘疹并发展成疱疹,疱疹为椭圆形,疱壁薄易破,周围有红晕,伴有瘙痒。
2.皮疹演变:皮疹陆续分批出现,在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这是水痘皮疹的重要特征。水痘一般病情较轻,但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等特殊人群,可能会出现重症水痘,如合并肺炎、脑炎等并发症。
三、带状疱疹的临床表现及特点
1.发病人群与前驱症状:多见于成人及老年人,发疹前往往有乏力、低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患处皮肤可有灼热或灼痛,触之有明显的痛觉敏感,持续1-3天,亦可无前驱症状即发疹。
2.皮疹表现:皮疹沿神经走行分布,多为单侧,一般不超过体表中线。好发部位依次为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皮疹初为潮红斑,很快出现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簇状分布而不融合,继之迅速变为水疱,疱壁紧张发亮,疱液澄清,外周绕以红晕,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数日后水疱混浊破溃,吸收干燥结痂。病程一般2-3周,老年人为3-4周,水疱干涸、结痂脱落后留有暂时性淡红斑或色素沉着。
3.并发症:可能出现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这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多见于老年患者,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并发角膜炎、结膜炎、全眼球炎等眼部并发症,以及引起耳部疱疹、面瘫、听力障碍等Ramsay-Hunt综合征等。
四、诊断方法
1.水痘的诊断:主要根据皮疹的特点,如向心性分布、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等典型表现,结合流行病学史(如接触过水痘患者等)一般可作出临床诊断。必要时可进行病毒学检查,如取疱疹基底物进行病毒分离、PCR检测病毒DNA等。
2.带状疱疹的诊断:根据单侧沿神经分布的成簇水疱、伴有神经痛的典型临床表现,一般即可诊断。对于不典型的带状疱疹,可通过病毒学检查、抗原检测等辅助诊断。
五、预防措施
1.水痘的预防
疫苗接种:接种水痘减毒活疫苗是预防水痘最有效的措施,建议儿童按照免疫程序及时接种疫苗。
隔离防护:水痘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隔离,隔离期一般为出疹后7天或直至全部疱疹结痂为止。在水痘流行期间,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接触水痘患者后应注意观察,必要时进行医学观察。
2.带状疱疹的预防
增强免疫力: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机体免疫力,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等。对于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者等高危人群,可考虑接种带状疱疹疫苗来预防带状疱疹的发生。
避免接触传染源:虽然带状疱疹患者不是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但也要尽量避免与带状疱疹患者的疱疹液直接接触,尤其是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患水痘时,要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防止继发感染。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的儿童,如患有白血病、艾滋病等疾病的儿童,感染水痘后更易发展为重症,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儿童接种水痘疫苗时,要注意疫苗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如对疫苗成分过敏者不宜接种等。
2.老年人:老年人患带状疱疹后更容易出现并发症,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老年人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积极治疗基础疾病以提高机体抵抗力。在发生带状疱疹后,要及时就医,早期规范治疗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包括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HIV感染者等。这类人群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后病情往往较重,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要更加注意防护,如避免接触水痘或带状疱疹患者,一旦感染应尽早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