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症状是什么
小儿支气管哮喘有典型症状如喘息、咳嗽、胸闷,伴随气促、咳痰、呼吸困难等症状,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特点,婴幼儿期喘息不典型与病毒感染相关,学龄前期症状渐典型与环境等有关,学龄期症状较典型与家族史等有关,特殊人群需注意环境、饮食、运动及遵医嘱等管理以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
一、典型症状
1.喘息
小儿支气管哮喘发作时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喘息,多为呼气性喘息,即呼气时相延长且伴有高调的喘鸣声。这是由于气道痉挛,气流呼出受阻所致。例如,在肺功能检查中可发现呼气峰流速降低等表现,从病理生理角度看是气道平滑肌收缩、气道狭窄,气体进出受阻产生喘息声。不同年龄段小儿喘息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婴幼儿喘息可能相对更急促且呼吸频率增快明显,学龄期儿童喘息症状相对更易被描述为胸闷伴呼气困难。
2.咳嗽
咳嗽也是小儿支气管哮喘常见症状,可表现为反复性、刺激性干咳,在夜间及清晨较为明显。部分患儿咳嗽可能是唯一症状,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其咳嗽机制与气道炎症刺激相关,气道炎症导致气道敏感性增高,受到各种刺激(如冷空气、花粉等)后引发咳嗽反射。例如,有研究显示约30%的支气管哮喘患儿以咳嗽为主要表现,通过气道激发试验等可发现存在气道高反应性。
3.胸闷
患儿可自觉胸部有闷塞感,感觉呼吸不畅。这是因为气道狭窄,肺通气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胸部有压迫感。在体格检查时可能会发现患儿呼吸运动幅度减小,胸廓呈过度充气状态等表现。
二、伴随症状
1.气促
患儿呼吸频率明显增快,可超过正常同龄儿童的呼吸频率范围。年龄越小,正常呼吸频率相对越高,当发生支气管哮喘时气促表现更明显。例如,婴幼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若发生哮喘气促时可超过50次/分钟甚至更快,这是由于气道痉挛限制了气体的进出,机体为了获取足够氧气而加快呼吸频率来代偿。
2.咳痰
部分患儿可伴有咳痰,痰液多为白色泡沫样痰。这是因为气道炎症刺激导致气道黏膜分泌增多,产生痰液。但与其他肺部感染性疾病不同,小儿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痰液一般无明显脓性改变,若合并感染时可能会出现脓性痰,但这属于合并症情况。
3.呼吸困难
严重哮喘发作时患儿会出现明显呼吸困难,表现为端坐呼吸、鼻翼扇动、三凹征(即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凹陷)。此时患儿呼吸极度费力,是由于气道严重狭窄,通气功能严重受限,机体缺氧明显,需要通过特殊的呼吸姿势来辅助呼吸以改善通气情况。
三、不同年龄段特点
1.婴幼儿期(1岁以内)
喘息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喂养困难、烦躁不安等。由于婴幼儿气道相对狭窄,轻微的气道炎症或刺激就容易引发喘息发作。其咳嗽可能不剧烈,但呼吸频率增快较为突出,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在活动后或夜间睡眠时呼吸急促加重。
此阶段小儿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可能与呼吸道病毒感染关系密切,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等,因为婴幼儿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容易受到病毒侵袭而诱发气道炎症反应导致哮喘发作。
2.学龄前期(1-6岁)
喘息、咳嗽症状相对较婴幼儿期典型化,可能会明确表述胸部不适等情况。这个阶段小儿能够表达部分不适感受,家长可发现孩子在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或运动后出现喘息、咳嗽等症状。
此阶段生活方式方面,如果孩子经常处于污染的环境中、被动吸烟等,会增加哮喘发作风险。例如,被动吸烟会刺激孩子的气道,使气道敏感性增高,容易诱发哮喘。
3.学龄期(6岁以上)
症状与成人哮喘有一定相似性,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表现较为典型,能较好配合肺功能等相关检查。此阶段孩子活动量增加,接触外界环境因素的机会增多,如在学校接触到花粉、霉菌等过敏原,或在运动时因气道受到冷空气刺激而诱发哮喘发作。
病史方面,如果有家族哮喘病史,学龄期儿童患支气管哮喘的概率相对较高。研究表明,父母一方有哮喘病史,子女患哮喘的概率约为20%,父母双方有哮喘病史,子女患哮喘概率可高达50%左右。
四、特殊人群提示
对于患有小儿支气管哮喘的特殊人群,家长需要特别注意环境管理。要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流通,定期清洁室内灰尘、螨类等过敏原。在季节变化时,注意及时为孩子增减衣物,避免接触冷空气刺激。饮食方面要保证营养均衡,但要避免食用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同时,要让孩子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哮喘发作,但也可在病情稳定时适当进行一些有氧运动以增强体质。另外,要按照医嘱规律用药,定期带孩子到医院复诊,监测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孩子的哮喘得到良好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