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增生是什么意思
子宫内膜增生是因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致厚度异常增加的妇科疾病,由雌激素长期刺激、缺乏孕激素拮抗引起。发病与内分泌失调(年龄因素、其他内分泌疾病)、外源性雌激素摄入(长期服雌激素类药、食用含雌激素保健品或食物)有关。临床表现有异常子宫出血(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不孕等。诊断靠超声检查、诊断性刮宫。治疗依增生类型,单纯性和复杂性增生有生育要求者药物治疗、无生育要求者宫内放缓释系统;不典型增生有生育要求者先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等手术,无生育要求者常子宫切除。青春期女性要关注月经情况、监测激素及心理,围绝经期女性治疗要谨慎、评估全身状况、定期随访。
一、定义
子宫内膜增生是一种由于子宫内膜腺体异常增生所导致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厚度异常增加。它是由子宫内膜在雌激素长期刺激下,缺乏孕激素拮抗,使得腺体过度生长而引起的。
二、发病原因
1.内分泌失调
年龄因素:青春期女性可能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完善,导致雌激素持续分泌,无排卵,进而引发子宫内膜增生;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相对过多,孕激素分泌不足,也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生。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由于卵巢持续不排卵,体内雄激素水平升高,进一步影响雌激素的代谢,使得子宫内膜长期受单一雌激素刺激,易发生增生。
2.外源性雌激素摄入
长期服用雌激素类药物:一些女性为了美容或治疗其他疾病长期服用含有雌激素的药物,如某些避孕药(部分复方避孕药含有雌激素成分)、激素替代治疗药物等,会使子宫内膜长期处于受雌激素刺激的状态,增加子宫内膜增生的风险。
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物:长期大量食用含有雌激素的保健品,或食用一些可能被雌激素污染的食物,也可能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异常升高,诱发子宫内膜增生。
三、临床表现
1.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周期紊乱:可表现为月经周期延长或缩短,经期时长时短。例如,原本月经周期为28-30天的女性,可能出现月经周期延长至40天以上,或者缩短至20天左右。
经量异常:经量可增多,表现为月经量较以往明显增多,甚至可能导致贫血;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经量减少,但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
2.其他表现
不孕:由于子宫内膜增生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所以部分患者会出现不孕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因内分泌失调导致的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受孕几率会明显降低。
四、诊断方法
1.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可以清晰地观察子宫内膜的厚度、形态等情况。一般来说,正常子宫内膜厚度在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有所变化,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往往超过正常范围。例如,在增生期,正常子宫内膜厚度通常为4-8mm,而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可能超过8mm,且回声不均匀。
2.诊断性刮宫
通过刮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增生的金标准。病理检查可以明确子宫内膜腺体增生的程度、类型等,如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以及不典型增生等不同类型,其中不典型增生具有一定的癌变潜能。
五、治疗原则
1.根据子宫内膜增生类型
单纯性增生和复杂性增生: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采用药物治疗,如使用孕激素类药物,通过调节体内激素水平,使增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从而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和子宫内膜状态。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考虑宫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它可以缓慢释放孕激素,局部作用于子宫内膜,抑制子宫内膜增生。
不典型增生:对于年轻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先尝试药物治疗,如大剂量孕激素治疗,然后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如果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有进展,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如子宫内膜切除术;对于无生育要求的患者,由于不典型增生有较高的癌变风险,通常建议行子宫切除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青春期女性:青春期女性发生子宫内膜增生多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尤其是无排卵性月经。家长应关注女孩的月经情况,如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量异常等情况,应及时带女孩就医。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密切监测激素水平的变化,同时要关注女孩的心理状态,因为月经异常可能会对其心理产生一定影响。
2.围绝经期女性:围绝经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发生子宫内膜增生时,由于其有较高的癌变风险,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要更加谨慎。对于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要充分评估其全身状况,因为围绝经期女性可能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手术风险相对较高。在治疗后,要定期进行随访,监测子宫内膜的情况以及是否有复发或癌变的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