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囊肿腹腔镜手术的过程
卵巢囊肿手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肠道和皮肤准备)、麻醉(选全身或椎管内麻醉)、手术过程(建立气腹、放器械、探查、处理囊肿、冲洗腹腔、取标本、关切口)、术后护理(一般、疼痛、管道、饮食、活动护理)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年轻女性保留卵巢组织、老年患者控基础病、肥胖患者注意操作和护理)。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需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月经史、既往腹部手术史等。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考虑有所不同,年轻患者可能更关注卵巢囊肿对生育功能的影响,而老年患者则需综合评估整体健康状况。生活方式方面,若患者有吸烟史,需评估对手术恢复的影响并建议术前戒烟。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肿瘤标志物等)以及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等)明确卵巢囊肿的大小、性质等情况。
例如,超声检查可清晰显示卵巢囊肿的位置、形态等,肿瘤标志物如CA125等有助于判断囊肿的良恶性。
2.肠道准备
术前需进行肠道准备,一般在术前1-2天开始进流质饮食,术前1天服用泻药,如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等,以清洁肠道,减少术中污染的风险。
3.皮肤准备
手术前1天需进行皮肤准备,范围包括下腹部至大腿上1/3处,要彻底清洁皮肤,去除毛发等。
二、麻醉
通常采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麻醉。全身麻醉需确保患者在术中处于无意识、无疼痛的状态,椎管内麻醉则可使下腹部手术区域感觉和运动阻滞。麻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并在麻醉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三、手术过程
1.建立气腹
患者取仰卧位,在脐轮下缘作一1cm左右的切口,插入气腹针,注入二氧化碳气体,建立人工气腹,使腹腔内压力维持在12-15mmHg左右,为手术提供操作空间。
2.放置腹腔镜器械
通过脐部切口插入腹腔镜,然后在双侧下腹部分别作0.5-1cm的切口,插入操作器械,如抓钳、分离钳、电凝钩等。
3.探查盆腔
通过腹腔镜观察盆腔内情况,明确卵巢囊肿的位置、大小、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4.处理卵巢囊肿
分离粘连:如果卵巢囊肿与周围组织存在粘连,需用分离钳或电凝钩仔细分离粘连组织,恢复卵巢的正常解剖位置。
切除或剥除囊肿:根据卵巢囊肿的性质和患者的生育需求等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处理囊肿。如果是良性囊肿且患者有生育要求,可行囊肿剥除术,用抓钳提起卵巢,电凝钩或超声刀沿囊肿包膜外进行分离,将囊肿完整剥除;如果囊肿为恶性或患者无生育要求,可能需行患侧附件切除术等。
5.冲洗腹腔
囊肿处理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清除腹腔内的血液、组织碎屑等,减少术后粘连的发生。
6.取出标本
如果囊肿较小,可通过扩大脐部切口将标本取出;如果囊肿较大,可能需要将囊肿装入标本袋后取出。
7.关闭切口
取出标本后,退出腹腔镜和操作器械,仔细止血,然后逐层关闭腹部切口。
四、术后护理
1.一般护理
术后需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心率、血压、呼吸等,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伤口情况等。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6小时后可采取半卧位,有利于腹腔引流和减轻腹部张力。
2.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疼痛情况可给予适当的镇痛措施,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3.管道护理
如果术中放置了引流管,需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性质等并记录。
4.饮食护理
术后禁食6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渐恢复饮食,先从流质饮食开始,如米汤、藕粉等,然后逐渐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普食,饮食应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5.活动护理
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术后6小时可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术后第1天可坐起,术后第2天可在床边适当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有利于促进胃肠蠕动恢复,预防肠粘连等并发症,同时也有利于机体康复。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女性
对于有生育需求的年轻女性,在手术过程中需更加谨慎操作,尽量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以减少对生育功能的影响。术后需密切关注卵巢功能恢复情况,必要时可进行生育相关的监测和指导。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常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术前需充分评估和控制基础疾病,确保患者能耐受手术。术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监测和护理,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心脑血管等并发症的迹象,同时注意预防肺部感染、压疮等术后常见并发症。
3.肥胖患者
肥胖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时,建立气腹可能相对困难,操作空间暴露可能不如普通体重患者。术中需注意操作的精细程度,避免损伤周围组织,术后需加强伤口护理,预防伤口感染等并发症,同时鼓励患者早期活动,控制体重增长,促进术后恢复。



